“手机一响,催缴短信像雨点一样砸下来,可我只是想借两千块周转一下,怎么就被营运商查了个底朝天?征信、通话记录、甚至三个月前的快递地址都被翻出来,感觉像被扒光了站在大街上,真难受。”
——这样的场景,你是不是也经历过?
有些朋友想要用钱,却不想被营运商把隐私翻个底朝天,该怎么办呢?一起往下看吧,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不要营运商的贷款口子全攻略,尽量用说人话的方式写,希望能帮到你。
先回答最基础的问题:不要营运商的贷款口子,到底是个什么东西?
简单说,就是申请流程里,不强制读取手机通讯录、不抓取通话详单、不偷偷上传基站定位的借款渠道。传统小贷或者某些分期App,第一步就让你勾“我已阅读并同意”,一旦点了,后台立刻去抓取你的通话记录、短信、甚至流量使用。我们这次聊的口子,跳过了这一步,或者把这一步变成可选项。
为什么大家会反感?
——因为被扒得太狠了。有人只是借两千块,结果通讯录里前女友、老板、房东全被系统标记为“潜在联系人”,一旦逾期,电话轰炸直接社死。不要营运商的口子,就是想把“社死”概率降到最低。
场景问题来了:到底去哪里找?
先泼冷水,网上随便搜“无视征信必下款”十个有九个是钓鱼。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三条相对靠谱的路径:
银行系子App
比如招商的“闪电贷”、平安的“新一贷”,在额度评估阶段,它们更看重你在本行的流水、理财、信用卡还款记录,运营商授权那一栏可以点“跳过”,实测有30%概率直接出额度。缺点是,你得先有这家银行的储蓄卡,而且流水不能太惨。
持牌消费金融的“轻授权”通道
像兴业消金、马上消金,最近悄悄上线了一个“轻风控”按钮,把运营商、社保、公积金三个授权项拆开了,只勾公积金也能过。实测额度会打折,但真的不查通话记录。
线下小贷门店的“纸质进件”
听起来有点老派,但我们在用的时候发现,把工资流水、社保记录打印出来递进去,很多门店会直接跳过线上风控,纸质资料被人工审核的时候,运营商数据就被晾在了一边。缺点是得跑一趟,还得忍受销售小哥的碎碎念。
解决方案维度来了:有人偏要头铁,说我就不授权,会怎样?
先说结论:不授权≠不还款,一旦逾期,平台依旧有办法找到你,只是路径不同。
传统路径被堵
不授权运营商,平台就少了“通讯录轰炸”这张王牌,他们没法一键群发短信给你的联系人,社死指数直线下降。
但征信上报依旧跑不掉
只要放款方是持牌机构,逾期15天就会被上报征信,该黑还是黑,别抱侥幸心理。
法催路径升级
最近两年,小贷公司把“法催”外包给律所,直接法院起诉,不走暴力催收那条路。所以,不授权运营商只能挡住电话骚扰,挡不住法院传票。
第一段:招商闪电贷
打开App→额度评估→出现“运营商授权”→右上角直接点“跳过”→三分钟后弹出“恭喜获得2.8万额度”,全程没读通讯录。小编当时的感觉就像逃课没被班主任发现,有点小爽。
第二段:某消金轻风控
勾了公积金,没勾运营商,额度从1万降到6000,但真的下款了。缺点是要自拍张嘴摇头,像在玩尬舞。
第三段:线下门店
带着工资流水+社保记录去门店,小姐姐看完资料,直接让填纸质表,十分钟到账8000。走的时候她还说,“你这样资料齐全的,我们都不爱看手机,麻烦。”——原来麻烦也能变成好事。
问:不授权运营商,利息会不会更高?
答:会,但也不绝对。我们对比了三家,平均年化高了2%左右,算到月息也就多十几块,小编觉得能接受,毕竟买隐私要花点小钱。
问:会不会偷偷后台再抓?
答:目前看来不会。安卓手机可以在权限管理里把“电话、通讯录、短信”全部关掉,iOS直接不给就行。平台拿不到就是拿不到,这是系统级限制。
问:有没有百分百不查的?
答:梦里啥都有。小编只能说,上面三条路径把“被查的概率”压到最低,但百分百不查的口子,八成是骗子。
写到这里,小编突然想到,我们拼命躲开运营商授权,其实躲的是一种“被审视”的感觉。好像只要手机里的数据不被扒,我们就还是自由人。但现实是,借钱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信用交换,完全不被看,是不可能的。
所以,我的建议是:
真急用钱,优先选银行系,因为利率最低;
次选消金轻授权,牺牲一点额度换隐私;
线下门店当备胎,跑一趟就当散步;
不管选哪一种,记得按时还款,毕竟法院传票比短信轰炸更吓人。
最后,希望大家都能借到钱,也保住面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