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贷款最容易通过的小银行”这八个字,像一根鱼刺卡在喉咙,咽不下去又拔不出来。谁没经历过半夜刷手机、对着银行APP发呆的时刻?填资料像写自传,人脸识别像演谍战片,最后系统一句“综合评分不足”,直接把人打回现实。别担心,小编今天掏心窝聊的,就是怎么在“小银行”里,把借钱这件尴尬事办得稍微体面一点。
门槛低≠没门槛
很多帖子把微众、新网、百信这些名字吹得天花乱坠,仿佛只要会喘气就能下款。但小编亲测后发现,他们虽然不看房不看车,却死盯“有没有逾期”和“最近半年查征信次数”。换句话说,征信花成二维码的朋友,还是先养养信用再来。
区域小银行更爱“本地人”
长沙银行的“快乐秒贷”、成都农商行的“蜀信e贷”,听名字就带麻辣烫味儿。他们敢给额度,是因为能查到你在本地有没有社保、公积金,甚至知道你常去哪家火锅店。外地人想蹭热度?可以,先办个本地营业执照再说。
利率像盲盒,拆到多少看运气
有人3.8%年化笑出声,也有人15%年化直跺脚。小编问过客户经理,对方两手一摊:“系统给的,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。”听到这句,我默默把合同又读了三遍。
“5秒出额度”不等于“5秒到账”
页面弹出“恭喜获得10万额度”,激动得截图发朋友圈。结果提现时发现还要二次审核,银行卡里依旧空空如也。小编后来才明白,额度只是“预授信”,真正放款前,还得过“反欺诈模型”这一关。
循环额度是蜜糖也是砒霜
微众的微粒贷、支付宝的网商贷,额度可以随借随还,像信用卡一样方便。但征信报告上会显示“循环贷账户”,一旦账户数超过5个,房贷经理的脸立马比系统还冷。小编一朋友就是前车之鉴:双十一开了8个循环贷,半年后买房批贷利率上浮20%。
大数据比你妈还了解你
你以为只是填了姓名和身份证号?后台早把你外卖地址、打车路线、甚至充电宝租借记录扒了个底朝天。有次小编换了手机号,安逸花直接拒贷,理由是“设备环境异常”。原来换手机等于换人格。
面审像唠家常,但句句是坑
宁波银行的客户经理曾请小编喝咖啡,聊完工作聊孩子,最后轻描淡写问:“如果家里突然断供,父母能帮忙吗?”看似关心,实则探底牌。小编当时脑子一热回了句“爸妈退休金挺高”,结果额度从10万涨到20万,利率却偷偷涨了0.5%。
捆绑销售花样多
某城商行批了15万信用贷,但必须搭配买2000元意外险,说是“银行规定”。小编弱弱问能不能不要,客户经理笑眯眯:“可以啊,那额度降到10万。”这算盘打得,我在门外都听见了。
提前还款违约金像地雷
合同里小字写着“提前还款需补偿3%手续费”,小编当时急着用钱没细看。半年后手头宽裕想一次结清,一算手续费4500元,心都在滴血。不过话说回来,银行也要赚钱,只能怪自己没戴眼镜。
先养三个月,别急着“病急乱投医”
小编亲测有效:把信用卡账单降到30%以下,网贷能关就关,三个月后征信评分能涨30-50分。这期间如果急需用钱,可以考虑找朋友周转,或者试试支付宝备用金,额度虽小但不上征信。
试试“助贷平台”当跳板
小辉付、享借钱这类平台不直接放款,而是帮你匹配资金方。优点是门槛低,缺点是利率高。小编建议只当过渡,千万别以贷养贷,否则窟窿只会越捅越大。
最后的大招:抵押贷
如果名下有全款车或按揭房,可以考虑银行抵押贷。虽然流程慢,但利率真香,小编同事用车抵押拿到年化4.2%,比信用贷省出一部iPhone。但要记得,逾期真的会收车,不是闹着玩的。
一问:这笔钱必须借吗?
二问:未来6个月收入能覆盖还款吗?
三问:有没有plan B?
一查:合同里所有小字,尤其是利率和违约金。
二查:征信报告,确认没有莫名被贷款。
三查:银行官方客服电话,确认客户经理说的“内部优惠”不是忽悠。
小编自己也是从小白一路踩坑过来的,最深的体会是:别把“贷款最容易通过的小银行”当成救命稻草,它只是经济周期里的一个工具。真正能让你挺直腰板的,是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和理性消费的习惯。如果此刻的你正盯着屏幕算利息,不妨先关掉手机,泡杯茶,把还款计划写在纸上——数字不会骗人,但冲动会。
最后的最后,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少踩一个坑,多睡一个安稳觉。毕竟,成年人的体面,从按时还款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