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上借钱,到底哪儿能一次借得最多?
自问:额度高就一定好吗?
自答:不一定,但额度高意味着“救急”空间更大。下面带你拆解几个热门口子,让新手小白一看就懂。
一、银行系App:额度天花板
招商银行“闪电贷”:
单笔最高30万,部分用户可飙到100万
优点:利率低、上征信但记录干净
缺点:系统邀请制,没邀请就看不见入口
建设银行“快贷”:
最高20万,随借随还
审批看公积金、房贷、代发工资,有建行业务更容易出高额度
二、互联网平台:大数据给的惊喜
支付宝“借呗”:
常规额度500~30万,芝麻信用750+有机会冲20万以上
利率浮动大,日息0.02%~0.05%
新手技巧:多用花呗、按时还款,额度会悄悄涨
微信“微粒贷”:
最高30万,官方宣称“无手续费”
入口藏在:微信→我→服务→金融理财
三、消金公司App:额度与风险并存
招联金融:
额度1千~20万,大学生也能申,但利率偏高
亮点:循环额度,还了就能再借
平安普惠:
最高50万,需人脸识别+征信授权
老用户二次借款可跳过电审,放款速度10分钟
四、避坑指南:额度高的背后
查征信:任何上征信的产品都会留下“硬查询”记录,3个月内超过6次就影响房贷车贷。
砍头息:到账先扣手续费的一律关掉,国家规定禁止。
提前还款违约金:有的平台收剩余利息的3%,借钱前先点“合同详情”看清楚。
个人见解
在我看来,额度≠实力,真正该关心的是“到手多少钱”和“一天利息多少”。我亲测:同一天在招行闪电贷和某消金App申请,前者批了18万日息0.018%,后者批了20万日息0.065%,差了近4倍。选平台就像选对象,别只看脸,还得看人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