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凭QQ微信借款靠谱吗?”——这句问句,八成出现在凌晨两点的出租屋里,手机电量只剩10%,屏幕上刚跳出一条“好友”发来的“极速放款”链接。那一刻,你心里肯定咯噔一下:点还是不点?万一是真的,房租就有着落;万一是坑,下个月连泡面都吃不起。别急着下决定,先听我把话说完,咱们一起把这事掰开揉碎。
h2 到底谁在给你发“凭QQ微信借款”?
朋友圈里的“老同学”突然热情
他们头像没变,语气却像换了个人:“亲,我这边有内部通道,额度高、利息低,只要扫个码就行。”我去年就碰上一个,聊了两句发现对方连我高中班主任姓啥都答不上来,明显被盗号。
小程序里的“极速借条”
点进去填完资料,页面蹦出“审核中”,紧接着客服加你微信,说“先交299元通道费”。这时候你交还是不交?我交了,然后客服把我拉黑,299元买了个教训。
群里的“福利红包”
有人发二维码,配文“腾讯官方活动,借钱送红包”。扫完让你下载某App,再填身份证、银行卡。第二天醒来,卡里的余额从四位数变成两位数。
h3 他们为啥专挑QQ微信? 因为这两个地方你最放松。QQ里存着青春记忆,微信里躺着半生人脉,骗子只要混进你的熟人圈,就能利用“信任滤镜”。不过话说回来,平台本身也在堵漏洞,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。
h2 钱没到账,套路先到——三种常见剧本
先甜后苦:额度给得高,利息写得低
合同上白纸黑字“日息0.02%”,换算成年化却高达7.3%。等你签完,对方再补一句“综合服务费另算”。
先礼后兵:温柔客服变催收大哥
前三天“亲,记得按时还款哦”,第四天直接语音轰炸:“不还就爆你通讯录!”我邻居小妹被吓得一晚上没睡。
先借后卖:信息被转手三次
你以为只在一家平台借钱,其实资料被卖给多家,接下来各种“恭喜您获批5万元”的短信能把手机震到没电。
h3 小编的小贴士
我们在使用微信QQ的时候,可以这样:凡是让你“先交钱再放款”的,直接拉黑;凡是发来链接让你填身份证正反面照片的,长按举报。希望能帮到你。
h2 真有人凭QQ微信借到钱了吗? 有,但凤毛麟角。我一个表哥去年确实在微信小程序“微粒贷”借到两万,日息0.035%,随借随还。可是他的芝麻分780、微信分800,还绑了公积金账户。换句话说,人家平台早就把他扒得底朝天,才敢放款。普通人没这条件,就别幻想天上掉馅饼。
h2 如果急用钱,还能怎么办?
银行App里的“闪电贷”
申请简单,利率透明,只要征信过得去,十分钟到账。
正规消费金融
比如招联、马上,年化普遍在10%—24%,比那些“日息0.02%”的坑货实在。
找家人周转
听起来老土,但利息是零,最多被念叨两句。
但有些朋友想要“不刷脸、不打电话、秒到账”,该怎么办呢?一起往下看吧!
h2 我的试错笔记:一条差点踩坑的聊天记录 去年冬天,我在地铁口收到一条QQ消息:“老同学,我这边有内部名额,凭身份证就能下款5万。”对方连我大学宿舍号都知道,我差点信了。幸好留了个心眼,打电话问真同学,才知道号被盗。那一刻后背发凉——要是当时手头再紧一点,或许我就点了。后来我把截图发到群里,结果炸出七八个同样收到消息的,可见这链条有多长。
h2 个人观点:别把平台当救命稻草 凭QQ微信借款靠谱吗?或许暗示:平台越大,骗子越爱;熟人越多,越要谨慎。我的底线是——凡是要我先掏钱的,一律免谈;凡是我看不懂合同的,一律不签。急用钱的时候,先深呼吸三秒,再问自己:这笔钱非借不可吗?有没有更低成本的路子?毕竟,真正的安全感不是借来的,是攒出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