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18年那会儿,征信花了、芝麻分掉了、信用卡被锁了,还能借到钱吗?”——先把这个问题甩出来,咱们慢慢聊。
“黑户”这个词,听着怪吓人的,其实就是征信报告上出现了逾期、呆账、代偿等字样,被银行系统标记成“风险人群”。18年那会儿,P2P扎堆跑路,很多人被“砍头息”坑得连本带息滚雪球,最后征信一塌糊涂。
但请注意:黑户≠老赖,黑户只是征信花了,老赖是法院判了还不还钱,性质不一样。
小编当年也踩过坑,手机里装了十几个APP,天天被“3分钟到账”“无视黑白”的广告轰炸。后来我发现,真正能下款的,其实分三类:
类型 | 额度区间 | 放款速度 | 费用特点 | 用户评价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小额现金贷 | 500-3000元 | 30分钟内 | 日息0.3%-0.5% | “借了1500,7天还1750,心疼但救急。”——用户@阿昆 |
抵押贷 | 1000-1万 | 1小时 | 质押率50%-70% | “iPhone7押了1200,贼快,就是手机被锁机了。”——用户@小北 |
社交裂变贷 | 100-1000元 | 10分钟 | 拉人头减息 | “喊了3个朋友注册,利息从50降到20,挺划算。”——用户@莉莉 |
A:人家压根没接央行征信,用的是第三方风控,比如多头借贷次数、手机通讯录“健康度”,甚至你王者荣耀段位。
A:会。18年最臭名昭著的是“714高炮”,7天或14天周期,利息30%起步。很多人“借新还旧”,最后通讯录被爆。小编建议:
看到“前期费用”直接删APP
借款合同截图保存,利率超过36%可举报
别怕催收电话录音,留证据反而能谈判
2018年6月,表哥因为创业失败,信用卡逾期3张,总计欠款8万。他干了三件“傻事”,结果真翻身了:
先还最小额:把每张卡还了最低还款,避免被银行起诉。
找线下小贷:用老爸的皮卡做抵押,借了2万周转,利息1.5分/月。
做外卖众包:每天跑12小时,3个月攒了1.8万,提前结清小贷。
现在?征信还是“花”,但没新增逾期,2021年房贷批了,利率上浮10%而已。用他的话说:“黑户不可怕,怕的是破罐子破摔。”
时代变了,18年的口子一大半凉了,但思路没变:
人行征信中心每年免费查2次,重点关注:最近24个月还款记录、负债率。
比如某宝的“芝麻修复”,用芝麻粒修复轻微逾期;或者找担保公司代偿,费用大概10%-15%,但征信会显示“代偿”字样,比逾期好看点。
别笑,真的。小编2023年帮闺蜜凑手术费,就是靠朋友圈众筹+亲戚借款,0利息,人情债慢慢还呗。
场景 | 黑户常见坑 | 小编建议 |
---|---|---|
网搜“黑户包下” | 钓鱼网站要前期费用 | 前期费用=诈骗,直接拉黑 |
微信群里“口子分享” | 需要交“会员费”199元 | 交钱后群主跑路,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|
抖音直播“债务重组” | 让你办新卡刷流水 | 这是洗钱,会坐牢! |
我知道,看到“黑户”俩字,很多人会心里一沉。但说句掏心窝子的:
征信就像脸上的痘痘,挤破了会留印,但好好养两年,总能淡下去。
如果你现在急需500块交房租,可以找个合规的持牌小贷,别去撸714;如果你有半年缓冲期,试试和银行协商“个性化分期”,最长能分60期。
18年那波黑户潮,本质是“借钱太容易,还钱太难”。现在回头看,最该感谢的是那些没下款的APP——要是当时真借了5万,现在可能还在吃泡面。
所以啊,黑户不是终点,是提醒:以后借钱前先问自己一句——“这钱我能不能还得起?”
希望这篇唠叨能帮到你,祝早日“洗白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