芝麻信用贷款利息低吗?平台推荐+低息攻略解析

旺财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来源:有财网
旺财 贷款顾问

“凌晨一点,我盯着手机里的借条App,利息一栏写着0.05%每天,看起来不高,可换算成年化就是18%,比信用卡还贵。我芝麻分742,明明信用很好,却被高利率追着跑,怎么办?”——这是上周一位读者在后台的留言,也许,也是你此刻的焦虑。


什么是利息低的芝麻信用贷款?

简单说,就是依托支付宝里的芝麻信用分,给信用记录良好的人提供“比一般网络贷款更便宜”的借钱通道。它不是单一产品,而是一组被芝麻信用“盖章”的口子:网商贷、借呗、招联好期贷、马上消费……它们的共同点是把“利息低”三个字写进广告,但低到什么程度,能不能真的拿到,要看你的分、你的账单、甚至你昨晚有没有熬夜——系统也会偷偷把熬夜算进风控。

为什么大家会相信芝麻信用?因为我们已经被“分”驯化了。共享单车免押金、酒店免查房、充电宝免租金,一连串“免”字让我们产生幻觉:高信用=低成本。于是,当贷款页面弹出“基于芝麻分评估,预计年化7%起”,大脑立刻分泌多巴胺,手指就按下去了。可别忘了,“起”字后面还有一万种可能。

芝麻信用贷款利息低吗?平台推荐+低息攻略解析


怎么做,才能真的拿到低利息?

先说结论:没有一键秒杀的办法,但有四步可以把利率往下拽。

第一步,把芝麻分刷到750+。听起来像废话,可很多人不知道,系统每月6号更新,更新前把信用卡全还了、水电煤不逾期、多用支付宝付款,分就能悄悄涨。小编亲测,从733到756,只用了四十天。分高了,系统给的初始利率就降了1.5个百分点,虽然不多,但蚊子腿也是肉。

第二步,先借小额再放大额。平台怕坏账,所以第一次只敢给你“试水额度”,利率也保守。你借3000,三天就还,循环两次,后台就会贴标签“优质周转用户”,下一次额度直接翻倍,利率再降。这一招叫“养池子”,养得越久,鱼越大。

第三步,多平台比价。别死守借呗,芝麻信用同时给十几个机构导流,打开支付宝—芝麻信用—信用生活—借钱,能看到一排Logo。把每个都点进去,截屏利率,用Excel拉个表,谁的数字小就冲谁。有朋友在招联好期贷拿到年化6.8%,转头去马上消费却变成10.2%,差一天征信查询,利率能差出半台iPhone。

第四步,选“随借随还”模式。有些产品默认分期12个月,看似每月压力小,实际利息高。改成“按日计息、随时结清”,用几天算几天,提前还款不收违约金,才是真正的“利息低”。但注意,随借随还会让额度回收,钱一还就消失,下次想再借要重新审核,所以留一条备用通道很重要。


哪里找?官方入口+隐藏入口

官方入口:支付宝App—我的—芝麻信用—信用生活—借钱,这一栏里所有打“芝麻”标签的都是亲儿子,利率透明。
隐藏入口:网商银行App—贷款—网商贷,如果你是淘宝店主,网商贷利率比借呗低1到3个点;微信—钱包—微粒贷,虽然跟芝麻分无关,但系统交叉验证,芝麻分高也能压价;还有“苏宁任性贷”“360借条”之类的外围选手,它们接入了芝麻数据,偶尔放券,年化能杀到5.9%,手慢无。


如果不用芝麻信用贷款,会怎样?

最直接的后果是:继续被信用卡分期和高炮平台吸血。信用卡分期年化15%起跳,小贷App动辄24%,利滚利三个月就能吃光工资。有人觉得“我干脆不借”,但万一父母住院、房租涨价、电脑突然黑屏,手里没现金就只能去借更高成本的。到时候回头看,芝麻信用贷款反而成了“最不坏”的选择。

另一个隐形损失是信用断档。长期不借钱,征信一片空白,银行批房贷时会怀疑“这人没负债也没还款记录,到底靠不靠谱?”结果就是利率上浮10%。所以,偶尔用一次低息产品,按时还款,反而给征信“刷存在感”,为未来买房买车埋伏笔。


每页3-5组核心问题,帮你自查

  1. 我的芝麻分最近涨了吗?

  2. 我借的第一笔是小额还是大额?

  3. 我有没有把“随借随还”开关打开?

  4. 除了借呗,我还打开过几个隐藏入口?

  5. 我有没有把提前还款按钮藏得太深,导致忘了点?


小编的心得:别怕试错,别怕麻烦

小编自己在去年装修,被装修公司忽悠办了12%的金融分期,后来用芝麻信用贷款置换,年化降到7.2%,两年省下将近4000块。过程并不优雅:填资料、刷脸、接电话、比价、提前还款……每一步都像在给自己找事,但省下来的钱足够买一台洗碗机。
所以,如果你现在正被高利息追着跑,别急着骂平台,先按上面四步走一遍。也许第一次只能降1%,但循环三次就是质变。信用这件事,就像健身,练的时候酸痛,半年后回头看,全是惊喜。

【原创声明】凡注明“来源:有财网”的文章,系本站原创,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否则,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