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2019年那会儿,手里缺几千块周转,填个手机号就能秒批,真的假的?”——先别急着点头,咱们先把这杯“老酒”倒出来闻闻味儿,看看到底香不香。
小编在后台天天收到私信:“博主,现在网贷严得跟高考似的,能不能扒一扒19年那波轻松过的口子?”行,咱们今天就翻旧账。
2019年的网贷江湖,关键词就仨:宽松、红利、野蛮。平台多、资金多、监管还在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,于是出现了一批“易通过”的产品。现在回头看,它们有的已经暴雷,有的被并购,有的改名换姓,但当时确实救急了一批人。
先把话挑明:本文不鼓励大家再去申请,只做历史回顾+经验复盘。下面这张表,是小编当年混迹十几个论坛,外加自己实测后整理的“2019易通过榜”。
平台昵称 | 额度区间 | 最快到账 | 核心亮点 | 2025现状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拍拍贷极速版 | 1000-3万 | 10分钟 | 查征信但轻看负债 | 已升级为“拍拍贷优选”,门槛翻倍 |
小赢卡贷 | 2000-5万 | 30分钟 | 信用卡账单可加分 | 并入小赢科技,风控收紧 |
360借条首发期 | 500-2万 | 5分钟 | 新用户免息券多 | 现在额度高但查征信严 |
玖富万卡 | 1000-1万 | 2小时 | 通讯录不爆 | 转型为“万卡商城”,几乎不放贷 |
闪银奇异 | 500-8000 | 1小时 | 学历贷口子 | 已清退,官网打不开 |
敲黑板:以上数据基于2019年6-12月,别拿现在的APP去试,会碰壁。
自问:监管不是一直有吗?
自答:2019年处在“备案试点”前夜,平台抢量冲规模,风控模型故意留缝。
多头借贷没上征信:很多小贷只报合作方,不报央行,导致“撸口子”成了技术活。
数据接口便宜:爬虫抓淘宝、京东账单成本低,平台宁可错放一千,也不错过一个。
资金端嗷嗷待哺:P2P还没暴雷,投资人排队送钱,平台得赶紧放出去。
小编采访过三位“老口子玩家”,总结出三字诀:
养:先把自己通讯录删到200人以内,淘宝多买点小额商品,制造“正常消费”痕迹。
借:第一天申请3家,第二天再申2家,错开征信查询时间,避免被秒拒。
还:用A平台的钱还B平台,俗称“以贷养贷”,当时利息低,还能扛。
直接说结论:门儿都没有。
2025年的环境变了:
征信共享:百行征信+大数据联盟,多头借贷秒识别。
利率红线:年化15.4%封顶,平台宁可不放,也不踩雷。
反欺诈模型:AI识别“养号”行为,通讯录半年无通话记录的,直接拒。
有朋友问:“那我现在临时周转,该怎么办呢?”一起往下看吧!
银行信用贷:招行“闪电贷”、建行“快贷”,有公积金或打卡工资就能测额。
信用卡取现:手续费1%+日息0.05%,比网贷便宜一半。
别怕开口,把利息写进借条,反而更安心。小编试过,给堂哥年化5%,他比银行还积极。
黄金、数码、奢侈品,现场估价立拿钱,适合短期拆借。
别翻旧帖找入口:2019的APP早升级了,你填资料只会被风控标记。
征信一年查两次:自己去央行打报告,比平台偷偷查更安全。
记账APP用起来:小编用“随手记”四年,每月支出少30%,自然不缺应急钱。
2019年的“易通过”像一阵风,吹过就散了。当时撸到钱的人,有的提前还清了,有的陷进深渊。现在回头看,轻松借的钱,早晚要拿痛苦还。咱们普通人,最硬的底气还是稳定收入+低欲望消费。真的急用,挑正规渠道,别怕麻烦,这样才能睡得踏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