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呆账能贷款的口子”——这八个字像一剂强心针,扎在所有征信花了的人心上。你是不是也遇到过:信用卡逾期几年,APP里跳出“9999年后再还”的字样,银行电话不再催,却听说“有人照样能贷到钱”?别急,我们一起往下看吧!小编陪过不少朋友跑网点、问中介、翻合同,今天把一路摔过的坑、捡到的糖,统统打包给你。
h2 先弄清楚:呆账到底是个啥
它不是你忘了还,而是银行已经“懒得”催了
当你欠款超180天,银行会把这笔账从“逾期”拖进“呆账”小黑屋。这时候,系统不再算利息,但征信上会一直挂着“呆账”俩字,像一块撕不掉的膏药。
别以为“显示无需还款”就是没事了
有些朋友看到APP里提示“9999年后再还”,误以为银行大发慈悲。其实这叫“呆账核销”——银行内部把账冲掉了,可征信报告依旧明晃晃写着“呆账”。买房、买车、甚至应聘国企,都可能被一票否决。
h3 小编的反思:当年我也差点信了“平债神话”
前年,我陪阿姨去秦皇岛,被拉去听“大数据平债”课程,人家拍着胸脯说交2900块就能抹掉20万呆账。幸亏多问了一句“能不能签正式合同”,对方支支吾吾,我们才逃出来。回来一查,那伙人就是传销。所以,凡是要你先交钱、再拉人头,扭头就走,准没错。
h2 呆账还能贷款?五种“口子”挨个扒
虽然银行大门基本关死,但市面上确实有人在“曲线救国”。小编把见过的五类渠道摆出来,好坏都写上,你自己掂量。
国有银行的“春雨计划”
建行、农行这两年悄悄开了特殊信贷部,只要你能证明“现在愿意还”,年利率8%~15%之间。但门槛不低:收入证明、还款计划书、甚至居委会盖章,缺一不可。
持牌消金公司的重组贷
招联、捷信推的“信用焕新”,听起来像整容,实则把旧账打包换新。优点是手续快,缺点在于手续费3%~5%一扣,真实年化可能飙到20%以上。
地方小银行的“人情贷”
江浙一带的农商行,最爱给本地户口开绿灯。只要你近6个月社保不断,电动车都能拿来抵押,额度2~5万。不过话说回来,利率浮动大,得一家家问。
正规网贷的“二次授信”
借呗、微粒贷偶尔会给“结清呆账满2年”的人开小灶,额度几千到一万,仅适合应急。小编提醒:别一次借太多,否则征信查询次数暴增,反而更花。
担保公司“过桥”
有融资性担保牌照的公司,可以帮你向银行申请,但担保费1%~3%跑不掉。最怕遇到山寨担保,钱没贷到,先收你几千“咨询费”,那就血亏。
h3 盲区暴露: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
小编跑遍十几家网点,发现每家银行的“特殊信贷部”都藏在不同楼层,有的叫“资产保全部”,有的叫“风险处置中心”,公开资料极少。到底哪类客户能进、哪类会被拒,连大堂经理也说不清。这部分规则,或许暗示着银行内部仍在试水,咱们只能边走边看。
h2 操作手册:把呆账“洗白”的三步踩点
先结清,再谈贷款
任何正规渠道都要求征信显示“呆账已结清”。钱不够?可以主动找银行谈减免,有的行能砍掉30%滞纳金。
留好“还款意愿”证据
转账备注写清楚“结清XX卡呆账”,回执单拍照存云盘。后面办贷款,客户经理一看,印象分立刻+10。
等+养,时间是最好的药
结清后别急着申请,先养6~12个月征信。小编的经验:每月水电燃气用信用卡代扣,按时还,系统一看“这人现在挺守规矩”,通过率蹭蹭涨。
h3 病句时间:小编的碎碎念
“虽然我不是很懂法律,但是据说失信名单坐高铁会响警报。”——这句话就挺有那味儿,大家意会就行。
h2 真实案例:老周的三次借钱路
老周,45岁,三年前信用卡呆账18万。
第一次:找中介“包装资料”,被收8000块,银行秒拒。
第二次:结清呆账后去农商行,因社保断过俩月,又拒。
第三次:老老实实上班缴社保,第11个月再去,批下4万,利率11%。老周感慨:“早知如此,当初就不该信捷径。”
h2 个人小结:别把“口子”当救命稻草
写到这里,小编最想说的是:呆账能贷款的口子确实存在,可它们更像是给“愿意重新开始的人”递的一根拐杖,而不是帮你继续蹦迪的弹簧床。与其天天打听新口子,不如先把自己征信养好。毕竟,银行最终看的,还是你现在有没有稳定收入、有没有还款诚意。
希望这篇唠叨能帮到你。如果你有更曲折的经历,欢迎留言,我们一起抱团取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