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身份证放桌上就能下款?真的假的?”
这大概是很多第一次缺钱的人,都会在心里冒出的疑问。别急,今天我就用大白话,跟大家唠唠“凭身份证直接贷款的软件”到底靠不靠谱、怎么用、坑在哪,以及我自己的一点小看法。
一句话先放在这儿:凡是说“只凭身份证、不管征信、100%放款”的软件,十有八九不靠谱。
身份证只是确认“你是你”的第一步,平台真正关心的是你能不能还得起。所以后面还会让你授权征信、人脸识别、银行卡流水,甚至社保公积金。别被广告里“只要身份证”四个字忽悠瘸了。
银行亲儿子APP
工农中建交邮储,都有自己的线上贷,比如工行融e借、建行快贷。
优点:利率低、上征信、额度高。
缺点:门槛高,征信花一点都不好批。
持牌消费金融公司
招联、马上、兴业消金这类,APP里一般叫“好期贷”“安逸花”。
优点:比银行宽松,额度几千到几万。
缺点:利率比银行高一丢丢,逾期也上征信。
互联网巨头系
微粒贷、借呗、度小满。入口藏在微信/支付宝/百度APP里。
优点:方便,到账快,随借随还。
缺点:额度像过山车,今天两万,明天可能降到两千,完全看大数据脸色。
第一步:先查征信
打开手机银行搜“征信查询”,人行一年免费查两次。征信报告像体检单,逾期、查询次数、负债一目了然。心里有数再申贷,不然乱点只会留下一堆“硬查询”,反而更难下款。
第二步:算好自己到底要借多少
我见过不少朋友,本来只想借3000块应急,结果页面显示“最高可借”,手一抖就全提了。利息按天算,最后多还好几百。
小技巧:只借自己三个月内能还上的金额,这样即使利率高一点,也扛得住。
第三步:把合同当小说读
很多人借完才去看年化利率,结果吓一跳。
重点盯三行字:
年化利率
提前还款要不要违约金
逾期罚息怎么算
读完再点“同意”,不然点完就晚了。
阿芳是我楼下便利店的收银员。去年冬天,她想给爸妈换个电暖器,差3000块,就在短视频里刷到“凭身份证5分钟到账”的广告。
她下载了一个没听过的APP,填完资料,确实5分钟到账3000,但合同里年化利率高达36%。
一个月后,她想提前还,发现还要交3%违约金。最后连本带息还了3200多,相当于白干一周。
阿芳后来跟我吐槽:“早知道先问一句,也不至于多花200块冤枉钱。”
问:身份证照片会被拿去干坏事吗?
答:正规平台只在申请时调用官方接口做人脸比对,不会存你裸照。但野鸡APP就不好说了,所以一定选应用商店能搜到的主流软件。
问:不上征信是不是就没事?
答:错!不上征信的往往更狠,砍头息、暴力催收一条龙。征信好歹还有央行管,民间高利贷可没人管你哭不哭。
问:额度太低怎么办?
答:先养信用。按时还三个月,额度慢慢就涨。别急着去撸口子,撸多了大数据把你拉黑,真急用钱时就傻眼了。
只借急,不借穷
急事可以借,比如住院、修家电;日常消费、买新手机就别借了,利滚利真的吓人。
先比较,再动手
把银行、消金、巨头APP的利率都截图放一起,选最低的。别怕麻烦,省下的利息能吃好几顿火锅。
留后路,留证据
借款前把合同、聊天、转账记录全截屏存云盘。万一哪天平台搞幺蛾子,手里有证据才不会被牵着鼻子走。
说实话,我年轻时也踩过坑。那时候刚工作,工资还没发,房租先催命,慌不择路点了个小广告,结果利息高得离谱。后来痛定思痛,把市面上主流平台都研究了一遍,才慢慢摸出门道。
我的体会是:工具本身没好坏,关键看用的人懂不懂规矩。
身份证只是张卡片,真正决定你能不能借到钱的,是平时的信用积累和风险意识。
下次再看到“凭身份证直接贷款”的广告,先默念三秒:
“急不急?还不还得起?是不是正规军?”
想明白这三点,再动手也不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