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果我现在手里只差两万块周转,可是征信上已经有查询记录了,再查一次,银行会不会直接把我刷掉?”
“朋友推荐的小贷公司说利息低到月息0.5%,还不查征信,听起来很香,可我又怕被套路。”
“到底哪儿才能找到不上征信、利息又真的比较低的贷款?万一找不到,我该怎么办?”
——屏幕前的你,是不是也在凌晨一点刷手机,反复被这些念头折磨?
我们先把问题拆成三维问答矩阵,用人类最容易卡住的三句话来推进:
它到底是什么,为什么有人非要找它?
怎么做、哪里找,才能不踩坑?
如果最后还是没借到,会怎样,还有没有退路?
接下来,小编把每一层都掰开揉碎讲,希望能帮到你。一起往下看吧!
一句话概括:不上征信利息比较低的贷款,指的是放款方在审批时,不把你的借款记录上报央行征信中心,同时年化成本低于市面上普通消金产品的钱。
听上去是不是违反常识?毕竟“不上征信”往往被等同于“地下高利贷”。但现实中,存在几类灰色与合规之间的过渡地带:
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用“内部征信”代替央行征信,只查自家数据库,不上传;
某些互联网小贷与银行联合放款,银行查一次征信后,后续循环额度不再重复上报;
贸易背景的供应链金融,名义是“应收账款融资”,借款主体是公司,个人仅做担保,征信里只留“担保”而非“贷款”。
为什么非得找它?
——因为查询次数多一次,买房按揭就可能被卡;因为信用卡刚逾期两天,银行系统就自动抬价;因为创业失败过一次,征信花得像涂鸦本,可新项目又急着用钱。
有些朋友想要“干净的征信”,但又付不起民间动辄月息3%的砍头息,于是把目光投向这条夹缝。
别急着翻白眼,这里的“配”不是骂人,而是理性门槛。
不上征信的低成本资金,往往对“还款能力”要求更变态:
公积金连续24个月双边2000以上;
名下有全款房,可签抵押但不进征信;
或者支付宝芝麻分750+,淘宝卖家流水稳定。
如果一样都不占,先别幻想“低息”,老老实实考虑向家人周转,或者干脆逾期协商,也比被地下钱庄拖到深渊强。
A. 消金公司的“白名单邀请”
部分头部消费金融会给优质客户发短信:“您获得一笔循环额度,不用不查征信。”其实就是内部模型跑出来的预授信。打开App,按提示补资料,年化能做到10%左右。缺点:额度小,一般2万封顶。
B. 互联网银行的“再借一笔”
微众、网商、新网,都有“循环贷”逻辑:第一次查征信,后面再借只在贷后管理里记一笔,不新增硬查询。年化7%~14%。注意:必须结清后额度才恢复,千万别以为可以无限叠加。
C. 线下担保公司+银行联合贷
模式是担保公司给你做“过桥”,银行放款给担保公司,担保公司再转给你。征信上只体现“担保”,不体现“贷款”。成本=银行利息+担保费,综合年化12%~15%。难点:需要抵押物或反担保人,流程走两周。
D. 供应链金融“个人版”
比如你跟一家核心企业签了分销协议,企业给你开“信用提货额度”,你按月还款,利息由企业贴息,个人端年化低到6%。但普通人很难拿到,除非本身就是品牌经销商。
第一招:看前期费用
正规机构最多收个象征性的征信查询费,不超过50块。凡是让你先交“保证金”“砍头息”的,直接拉黑。
第二招:看合同主体
合同里出现“咨询服务费”“风险管理费”且金额占本金10%以上,十有八九是高利贷马甲。
第三招:看放款路径
钱必须从银行或持牌机构账户直接打到你本人银行卡,任何要求“先打给第三方账户再转给你”的,都是套路。
征信继续花,再也借不到便宜的钱,只能接受月息3%以上,债务雪球越滚越大。
资产被查封,银行卡被冻结,连工资都被划扣。
朋友圈社死,亲戚拉黑,晚上听见敲门就心惊。
第一条:主动逾期协商
信用卡、正规网贷,逾期90天内打客服电话,申请“个性化分期”,最长60期免息,只还本金。缺点就是征信上会长期显示“呆账”,但比被催收爆通讯录体面。
第二条:债务重组
找持牌地方AMC,一次性打包你的多笔债务,重新做3~5年分期,利息砍半。代价是名下房产要做二押,且5年内不能再申请任何信贷。
第三条:个人破产试点
深圳、温州、苏州已经试点“个人破产”,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,可申请“3年考察期+5年免责期”,考察期里收入扣除必要生活费后全部还债,到期剩余债务一笔勾销。
——我知道听起来像天方夜谭,但小编确实见过90后程序员通过这条路,从200万债里爬出来。别急着说“不可能”,先打法律援助热线问一问,又不会掉块肉。
为什么不上征信又低息的贷款存在?
答:因为市场有“征信洁癖”人群,消金公司用内部数据或联合放款模式绕开央行,赚取利差。
怎么找到它?
答:先自查资质,再盯紧消金白名单、互联网银行循环贷、线下担保+银行、供应链金融四条路,同时牢记“前期费用、合同主体、放款路径”三招防骗。
如果找不到怎么办?
答:最坏结果是债务爆炸,但还有主动逾期协商、债务重组、个人破产三条退路可选,关键是别逃避,越早行动越好。
写到这里,已经是凌晨三点,办公室的空调呼呼响,像极了很多朋友焦虑时的心跳。
我自己三年前也用过一次“白名单循环贷”,5万块,年化9%,三个月就还完,征信上确实没留痕迹。但我知道,那是我刚好踩中了门槛:公积金双边3000、芝麻分788、没任何逾期。换一个人,同样的产品可能就是拒贷。
所以,别把“不上征信利息低”当成万能钥匙,它只是一条狭窄的逃生通道,只容得下身材刚好的人。
如果你现在还没逾期,只是担心征信花,那就先停下所有申请,养三个月查询,再谈借钱。
如果你已经逾期,那就别再幻想低息,赶紧拿起电话,和银行协商,越早开口,越有主动权。
小编最后送你一句很俗的话:利息再低,也是债;征信再花,也能洗。别被“不上征信”四个字迷了眼,真正要盯住的,是未来的现金流。祝你今晚不再失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