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屏幕忽然亮了,一条“余额不足”的提示像冷水泼下来——地铁卡刷不了,午饭还没吃,钱包里只有一张公交卡和半包纸巾。那一刻,你脑子里蹦出的第一句话是:手机上哪个口子能借钱?别急,我们先把问题拆开,像剥橘子一样,一瓣一瓣地掰给你看。
“口子”这个词,最早在贴吧里被传得神神秘秘,其实就是指“入口”,也就是能借到钱的通道。有人把它叫“口子”,有人叫“渠道”,还有人干脆说“APP”。说到底,它就是把钱从别人的口袋搬到你的口袋,然后你再把钱搬回去,还得加上一点利息。
那为什么我们会慌?因为急用钱的时候,时间像被刀削了一样薄。我们怕审核慢,怕额度低,怕被套路,更怕通讯录被爆。于是,“手机上哪个口子能借钱”成了搜索框里最滚烫的关键词。
我们在用支付宝、微信的时候,其实它们背后都连着银行。打开支付宝,点“借呗”;微信里搜“微粒贷”;招商银行的“闪电贷”、建设银行的“快贷”……这些家伙的特点是:
额度高,几万到几十万不等;
利息低,年化一般8%上下;
审核严,征信花了就凉了。
但有些朋友想要“秒批”,该怎么办呢?一起往下看吧。
马上消费金融、招联金融、中银消费金融……它们听起来像银行,其实是银行的孩子。手机上搜官方APP,填资料、刷脸、等短信。优点是:
比银行松一点;
比小贷严一点;
利息夹在中间,年化12%左右。
小编亲测,马上消费金融的“安逸花”最快3分钟到账,但额度只有3000,刚好够交房租押金。
360借条、度小满、分期乐、拍拍贷……名字一个比一个花哨。它们像夜市里的烤串摊,香味扑鼻,价格也辣眼睛:
额度500到5万;
年化15%到36%,一不小心就踩红线;
审核靠大数据,芝麻分600以下直接劝退。
写到这里,有人可能会问:如果不选它们,会怎样?
信用卡账单逾期,征信黑五年;
房东催租,行李被扔到走廊;
手机停机,连外卖都点不了。
听起来很惨,但更惨的是以贷养贷。小编的表哥曾经连下七个APP,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“今天该还哪一家?”最后通讯录被爆,连前女友都收到催收短信。
Q1:手机上借钱到底安不安全?
A:只要认准持牌机构,APP在应用商店能搜到,基本安全。别点短信里的链接,十有八九是坑。
Q2:利息怎么算?
A:日利率×365=年化。看起来0.05%一天,年化就是18.25%,吓人不?
Q3:征信会花吗?
A:查一次多一条记录,一个月内超过三次,银行就皱眉。
Q1:学生能不能借?
A:正规平台要22岁以上,学生身份秒拒。别信“校园贷”三个字,那是陷阱代名词。
Q2:没工作怎么办?
A:有社保、公积金流水也行,或者找担保人。什么都没有?先去搬砖再回来谈。
Q3:夜里急用钱,哪里能秒到?
A:互联网小贷24小时营业,但夜里审核慢,额度低,利息高,心脏不好的慎用。
Q1:实在还不上,能协商吗?
A:打客服电话,说“我想分期”,大部分平台都会给方案,别躲催收,越躲越惨。
Q2:可以提前还吗?
A:大部分支持,但有的收违约金,借款前看清楚合同第N条小字。
Q3:有没有完全0利息的?
A:新用户首次借款7天免息,但额度只有500,薅完就跑,第二次就收费了。
早上9点,打开招商银行APP,点“闪电贷”,刷脸3秒,额度8万,年化7.2%,但小编征信有逾期记录,直接秒拒。
转战支付宝借呗,额度2万,年化14.6%,犹豫了三分钟,还是点了“确认”。钱到账那一刻,心里居然有点酸,像偷了别人的糖。
下午两点,同事说“分期乐”新用户免息,小编又手痒,借了1000,7天后还1000,一分钱没多花,但第8天短信来了:续借年化24%。吓得赶紧卸载。
借钱像喝酒,小酌怡情,大醉伤身。我们在用手机找“口子”的时候,其实是在跟自己的欲望谈判。有人谈判成功,按时还款,信用分一路涨;有人谈判失败,通讯录被爆,连老妈都接到催收电话。
我的建议是:
急用钱先盘点自己:信用卡分期、找朋友周转、卖闲置,都比高息贷款强;
一定要借,就选银行系或持牌消金,年化超过24%的直接点右上角;
借钱之前,把合同小字截图保存,免得日后扯皮;
还不上,第一时间打客服,别玩失踪,信用记录比你想象的贵。
写到这里,小编的咖啡已经凉透,但希望能帮到你。手机屏幕再次亮起,余额还是三位数,但心里没那么慌了——因为我们已经知道,手机上哪个口子能借钱,也知道该怎么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