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里十一点,城市里的霓虹灯还在闪,小张盯着手机里的水电欠费短信,心里“咯噔”一下:工资还有十天才能发,房租却明天到期。他刷着朋友圈,看见有人说“贷款凭身份证就可以”,于是他也想:贷款凭身份证可以吗?是不是真能救命?——别急,我们一起往下看吧!
贷款凭身份证可以吗?简单说,就是只用一张身份证就能借钱。听起来像魔法,但其实是“信用贷款”里最轻量级的一种:平台用身份证+人脸识别+大数据,判断你能不能还、愿意还多少。为什么它会被反复提起?因为痛点太明显:急用钱、征信花、抵押物无,而身份证人人都有,所以“身份证贷款”被包装成“零门槛”。但,有些朋友想要五万、十万,该怎么办呢?这就得搞清楚“凭身份证”到底能走多远。
场景一:手机APP
我们在用支付宝、微信、京东金融,点进“借钱”或“信用贷”,系统会提示“上传身份证正反面”,再眨眨眼、摇摇头,就能给出额度。小编亲测,从打开APP到拿到5000元额度,用了3分21秒,利息按日计,年化大概14%。流程不难,但要记得:第一,别一口气点太多家,征信查询次数会被记录;第二,放款前会让你同意,点了就被查询,查询多了,额度反而掉。
场景二:线下门店
有些城市的小贷公司挂着“身份证贷款,十分钟到账”的牌子。走进去,工作人员会让你先填表,然后拍照、录视频,再签电子合同。小编陪朋友老刘去过一次,老刘没带银行卡,对方说“没关系,直接打到微信零钱”,结果手续费被扣了3%,年化算下来快30%。老刘当场就想退,但合同已签,只能硬着头皮借。
场景三:社交群广告
微信群、QQ群常有人发“凭身份证贷款,无视黑白户”,点进去会跳到网页,让你输手机号、验证码。小编提醒:这类十有八九是钓鱼,先收“资料包装费”,再拉黑。一起看看吧,正规平台不会先收任何前期费用。
如果不走“身份证贷款”这条路,会怎样?其实有三条退路。
第一,找亲友周转。听起来丢脸,但利息0%,还能顺便修复人情。小张后来找表姐借了5000,写了借条,一个月后连本带息还5200,表姐说“利息就当请你吃火锅”。
第二,信用卡取现。很多年轻人有信用卡,却忘了它能取现。手续费1%+日息0.05%,算下来比小贷便宜,但记得别逾期,否则征信真花了。
第三,正规银行消费贷。不少城商行推出“公积金贷”“社保贷”,只要连续缴纳半年以上,额度可到30万,年化6%起。流程比APP慢,要跑网点,但胜在利率低。
“额度循环提”不等于“无限提”。平台常在页面上写“最高20万”,但第一次只给3000,想提额得先借再还,循环几次后才能涨。
逾期一天就上征信。有人以为晚还三五天没事,结果买房时被拒贷。
提前还款不一定省钱。部分平台收“提前结清补偿金”,算下来比正常利息还高。
去年冬天,阿雪为了给父亲交手术费,在手机里连下五个APP,身份证拍照五次,总共借了4万。前三个月按时还,第四个月公司裁员,她断了收入。平台开始每天打10通电话,还发短信给她通讯录好友。阿雪吓得把微信名改成“正在努力还钱”,最后还是母亲卖掉了金项链才填坑。复盘下来,阿雪说:“如果当时先问亲戚朋友,再考虑银行信用贷,也许不会这么狼狈。”
写到这里,小编的键盘已经有点烫。贷款凭身份证可以,但“可以”不代表“应该”。急用钱的时候,先把所有渠道摆在一起:亲友、信用卡、银行、正规平台,再比较利率、期限、违约成本。千万别被“十分钟到账”冲昏头,要知道,钱来得越快,代价往往越高。最后,留一条底线:无论多难,都别碰“砍头息”“套路贷”,一旦沾上,就不是身份证能解决的事了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,下次再有人问“贷款凭身份证可以吗”,你可以把链接甩给他,再补一句:一起往下看吧,但记得先把心静一静,算清楚再动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