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唉,明明只差两万块周转,却被银行一句‘征信花’打发,走出大厅的时候,太阳晒得我脑壳疼,自贡这么大,难道真没一个口子能让我今天借到钱?”——如果你也曾在檀木林大街、汇东路口、或者丹桂大街的某个ATM前,望着屏幕里余额叹气,这条提问大概直接戳中你的肋骨。自贡那里借款容易?别急,小编把这几个月的跑路、踩坑、撞门经历,连同街坊的嘀咕、老板娘的爆料、甚至出租车司机的“内部消息”,一起打包给你。我们不用完美逻辑,只用人话,把“是什么、怎么做、如果不”拆成一页页小抄,翻到哪页算哪页,希望能帮到你。
先别急着搜电话号码,先问自己:什么叫“容易”?
有人说“快”,十分钟到账;有人说“松”,征信别太烂就给;还有人说“低”,利息低到像白捡。我们把这三条揉在一起,就成了自贡民间的“容易借”画像:手续简、下款快、利率能谈。为什么自贡会形成这种画像?其实跟盐帮老城的性格有关——白天慢悠悠喝茶,晚上火锅一滚就要“立刻整”。于是小贷公司、担保行、熟人圈子、甚至便利店扫码贷,都被催着把流程砍成“三步走”,生怕客户等急了跑去隔壁店。
原因有三点,听着像绕口令,但每条都是真事。
第一,城市不大,人情密度高。你可能在汇兴路吃面,隔壁桌就是某担保公司老板的老表;老板一个电话,风控直接变成“看脸”。
第二,老工业城市沉淀的厂房、设备、铺面,都能做“地头抵押”,估价师傅一脚油门就到,评估报告当天出。
第三,银行网点密集,但审批节奏跟不上小微老板“今天进原料、明天出货”的节奏,于是民间资金像水一样,哪儿低就往哪儿流,填了银行的空子。这三点叠加,就给了大家“自贡借钱容易”的错觉,或者说——部分真实。
我们把场景切成最常见的四段:白天逛街、晚上刷手机、周末陪家人、月底被催账。每段都给你留3-5个问题,方便你直接跳读。
先看手机地图搜“XX小贷”,结果跳出十几家,到底进哪家门店?
怕遇到“砍头息”,该怎么开口问才不会被宰?
如果身份证忘带,还能不能现场搞定?
小编实测:檀木林路二医院对面那排黄色门头的“XX融资超市”,进门就说“做经营贷”,前台小妹直接甩一张二维码,微信扫进去,填三样:姓名、营业执照照片、银行卡号。十分钟短信来了初审通过,然后到二楼面审,老板娘边嗑瓜子边问“卖啥子?月流水好多?”答完就给额度。身份证忘带?她让你拍户口本照片也行,因为“自贡太小了,跑不脱”。
抖音广告靠谱吗?
需要人脸识别,会不会泄露?
利息写着“最低0.3%”,真的假的?
小编踩坑记录:点了,跳转到小程序,名字叫“川C闪贷”,要人脸+通讯录授权。犹豫三秒,还是点了,因为评论区有人说“已经下款”。结果——额度5000,日息0.05%,比广告低,但要买199元“会员服务”,不买就降额度。小编咬牙买了,两分钟到账。第二天提前还,只扣了一天利息,会员费不退。结论:能用,但记得把会员费算进成本。
老陈是谁?
菜市场里怎么谈贷款?
会不会是“水钱”?
小编八卦:老陈是原来自贡高压阀门厂的下岗职工,后来做“撮合”,手里有十几个出资人,专做1-10万的小额。摊位后面就是他的“办公室”——一辆五菱宏光,后排放着POS机和印泥。利息1.5分月,押身份证,不押车。鱼摊老板去年借了三万周转,三个月就还完。小编提醒:老陈看人下菜,如果你是“生面孔”,利息会高0.5分;最好找个熟人带路。
银行信用贷被拒,还能找谁?
5万一次性到手,需要哪些材料?
如果怕利滚利,有没有先息后本?
小编亲测:丹桂大街“XX典当行”可做车辆抵押,不押车,只装GPS。行驶证+车钥匙+保险单,半小时评估完,5万到账,月息1.2%,最长一年,可提前还。GPS费用800,装完就完事。怕利滚利?可以选“先息后本”,每月只还600利息,最后一月还本金。缺点:逾期一天就收200违约金,且定位随时暴露行踪,介意的慎用。
我们把“如果”拆成三种可能,给你照镜子。
好处:正规、利率低。坏处:审批慢、资料多。小编的朋友老周,营业执照满两年,流水每月20万,去某大行申请“税金贷”,足足等了18天才批下来,额度30万,年利率4.35%。结果他第5天就扛不住,先在老陈那拿了5万救急,银行批下来再还。一来一回多付800利息,但他说“至少没断货”。
信用卡、花呗、借呗逾期,征信报告立刻“开花”。自贡小城市,圈子小,一旦被起诉,法院传票直接贴到小区公告栏。小编见过一个做串串的老板娘,逾期3万,被法院冻结微信零钱,顾客扫码付款都收不到,急得直哭。最后还是找亲戚借钱才解冻。所以,逾期不是“拖一拖就过去”,而是“雪球滚到门口”。
十个里有九个是坑。小编卧底QQ群,加了自称“自贡本地放款”的客服,对方张口就要“诚意金”500,付完就把你拉黑。还有人让你下载“某某钱包”,结果手机中毒,通讯录被爆。一句话:只要先交钱,统统拉黑。
写到这里,键盘已经烫手。自贡那里借款容易?答案是:真容易,也真不容易。容易在渠道多、人情厚;不容易在利率杂、套路深。我的土办法是:
借钱前先算清楚“真实年化”,把会员费、GPS费、手续费都加进去,超过24%就掉头。
能找银行就找银行,实在急,就找有实体店的,起码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。
所有合同,拍照存云端,免得日后扯皮。
最重要的一点:借钱是为了赚钱或救命,不是为了堵窟窿;如果发现自己月月都在“东墙补西墙”,立刻停手,找家人摊牌,别让债务滚成山。
希望这篇啰啰嗦嗦的1500多字,能在你下一次被钱难住的时候,少让你跑两条冤枉路。祝我们都能早日不再为两万块失眠,晚上安心整火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