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睁眼就刷到“公积金贷款的黑口子”这八个字,你是不是跟我一样心里咯噔一下?
谁不想买房省钱?可万一踩进“黑口子”,省下的那点利息可能还不够交罚金。今天我们索性把“公积金贷款的黑口子”掰开揉碎聊,看看它到底长啥样、怎么绕、怎么躲,省得大家再半夜刷帖子心慌慌。
先别急着骂“黑”,有时候只是灰色
有人把“黑口子”理解成违法骗贷,其实更多人指的是“擦边操作”。比如明明收入不高,却找人补流水;再比如明明限购,却借亲戚名额买房——这些都不算明抢,但一旦被查,就是“违规”。
“口子”不是洞,是水管的拐弯
我把它想成老楼里的水管:弯头太多、水锈太厚,水就流得慢。公积金中心就是那根老水管,政策卡得死,于是有人就想在弯头上再钻个孔——水流得快了,房子买得早,但漏水风险也大了。
假离婚真买房?
小编身边真有一对,为了多拿首套资格,上午民政局领证离婚,下午手拉手去买房。后来感情没崩,贷款先崩——银行回访时发现两人还住一起,直接抽贷。
虽然有人说“这证明离婚买房就是捷径”,可我觉得它或许暗示:捷径的尽头是悬崖。
代缴公积金靠谱吗?
网上广告满天飞:一次性补交半年,立马拿到贷款资格。听起来美,但博主托朋友打听,代缴公司收了钱就跑的案例也不少。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,反正我不敢第一个吃螃蟹。
伪造流水、假合同?
有中介拍胸脯:“银行只看章子,不打电话。”可真出了事,章子能替你蹲号子?
小编劝一句:造假材料一旦入刑,公积金那点利息差都不够请律师。
借名买房风险谁扛?
亲戚愿意借名额,听着仗义。可万一亲戚自己也要买房,或者突然欠债,房子被查封,哭都来不及。
不过话说回来,有人就是赌“不会那么倒霉”,结果真倒霉的时候,连后悔药都买不到。
大数据交叉验证
现在公积金中心和税务、社保、民政、银行全联网。你工资五千,流水突然蹦到两万,系统直接亮红灯。
我们在使用假材料的时候,以为天衣无缝,其实系统早就截图留档。
贷款后抽查回访
别以为放款就万事大吉。博主同事去年买房,贷款批完三个月,公积金中心电话回访单位人事,发现工资和申报不符,立马要求提前结清。
这样就省利息?不,这样只省了个寂寞。
提前养流水
想贷100万,就老老实实把月收入提到2万以上,至少保持半年。别等到购房合同签了才抱佛脚,那时候神仙也难救。
夫妻“真”合力
两个人一起贷,额度叠加,还款压力却分摊。有些朋友想要更高额度,可以考虑把父母作为共同还款人——但一定提前问清当地政策,免得白跑。
组合贷也能香
公积金不够,就商贷补。虽然商贷利率高,但胜在灵活,总比铤而走险强。
小编给大家算过:100万公积金+50万商贷,30年总利息比纯商贷省21万,比冒险“黑口子”踏实多了。
自查自纠越早越好
如果发现材料有误,立刻联系公积金中心说明情况,主动补正,多数城市会给出3个月整改期。
千万别等对方找上门,那时候态度再好也扣分。
律师介入别心疼钱
真被抽贷或者起诉,第一时间找专业律师。博主见过有人为了省五千律师费,结果多赔十万违约金。
写到这里,口干舌燥。说一千道一万,买房是大事,可别让“省利息”三个字蒙了眼。
我见过太多人,为了几万块利息差,搭进去半辈子信用。
所以我的建议简单粗暴:
能走正门就别翻窗,能晒太阳就别躲阴影。
房子早晚会有的,信用塌了,可就真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