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上征信的正规贷款平台推荐:花鸭借钱、时光分期、随手分期秒到账

旺财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来源:有财网
旺财 贷款顾问

“征信花了,可我还差三万周转,怎么办?”——这是昨晚十一点,阿玖在群里甩出的一句话。群里瞬间安静,手机屏幕被“+1”刷屏。我们都懂,银行说“综合评分不足”,小贷App说“已接入征信”,连信用卡分期都要查一次硬查询,再查就真花了。于是有人小声问:“有没有不上征信的正规贷款平台?”问题像一颗石子,砸进水里,激起一圈圈焦虑的波纹。

是什么:不上征信的正规贷款平台到底长啥样?

先别急着抄链接,我们先掰开揉碎。所谓“不上征信”,指的是放款机构不把借款记录报送给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;而“正规”,则意味着它有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牌照,合同、利率、催收都受法律约束,不会半夜打电话喊你“哥,江湖救急”。一句话:它把钱借给你,却不在央行留下痕迹,但同时也不会跑路。

听起来很香,对吧?可小编要泼半盆冷水:市面上九成自称“不上征信”的,其实是换着花样的小贷公司、消费金融、甚至助贷平台,它们自己虽不上征信,却可能把数据同步给百行征信、朴道征信、甚至某互联网巨头内部的“小黑屋”。所以,真正的“双零”平台——零央行、零商业征信——数量少得像大熊猫,而且额度普遍在5万以内,周期3—24个月,利率年化10%—24%之间,比信用卡分期高,但比714高炮低得多。

不上征信的正规贷款平台推荐:花鸭借钱、时光分期、随手分期秒到账

那它为什么敢不上征信?原因被拆成三块:一是牌照类型,比如地方金融局批的小贷、典当、融资租赁,它们报送义务弱;二是客群定位,蓝领、个体户、微商,银行嫌他们“画像脏”,他们却实实在在有现金流;三是风控手段,靠电商流水、社保公积金、POS收单、甚至手机通讯录来交叉验证,把“人”拆成数据,绕开征信也敢放款。

为什么:我非得找它不可吗?

问题来了,明明银行利率更低,为什么还有些朋友想要“不上征信”?场景一:小李准备明年买房,征信上已有一次车贷、两次信用卡分期,再来一笔就触发银行“连三累六”红线,他只能找“隐形”资金过渡;场景二:宝妈阿珊做直播带货,旺季需囤十万货款,银行嫌她流水“忽高忽低”,审批一个月,黄花菜都凉了;场景三:程序员小赵刚跳槽,公积金断缴,银行秒拒,他只好用不上征信的额度先把房租续上,再慢慢回血。

总结下来,痛点被翻译成大白话:我不想让征信再胖一圈,可我又确实急着用钱。这时候,“不上征信的正规贷款平台”就像一条暗河,表面看不见,却在地下悄悄流淌,托住了不少人的现金流。

怎么做:找它之前,先给自己做体检

1. 先问自己:真的一定要借吗?

把预算表摊开,收入、支出、可周转的亲友额度、闲鱼能卖的闲置,全部写一遍。小编亲测,写完常常发现缺口并没有想象中大,有时候卖掉两部旧手机,再跟闺蜜周转五千,就能撑到下月工资。如果真差三万以上,再往下看。

2. 查牌照:三招秒辨真假

第一招,看官网底部有没有“×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批准设立”,把批文号复制到该省金融局官网查询;第二招,看放贷合同抬头,必须出现“××小额贷款有限公司”“××融资租赁有限公司”等全称,凡是用“信息服务”“科技公司”“助贷中心”抬头的,直接关掉;第三招,打该机构客服电话,问“你们上报征信吗?”正规客服会明确回答“不上央行征信,但会采集其他征信数据”,如果支支吾吾,立刻拉黑。

3. 算利率:把“日息0.03%”翻译成“年化”

很多平台玩文字游戏,把年化24%拆成“日息0.066%”,看起来很低。小编教大家一个土办法:日息×365,再×1.2,就能大致得出真实年化。比如日息0.05%,年化≈0.05%×365×1.2=21.9%,若超过24%,直接PASS。

4. 留证据:录音、截屏、合同一个不能少

别怕麻烦,借款前把App所有页面截屏,客服电话全程录音,合同PDF邮件备份。万一后期出现砍头息、暴力催收,这些都是你投诉到银保监会、黑猫投诉的弹药。

哪里找:四个相对靠谱的入口

入口一:头部互联网平台旗下的持牌小贷。比如某东金条“不上征信”白名单模式,只对部分用户开放,年化14%—18%;入口二:大型消费金融公司的“循环额度”子产品,像某消金的“轻享贷”,额度2万—5万,最快30分钟到账;入口三:线下持牌小贷门店,尤其三四线城市,门店经理可以面审,当场签约;入口四:典当行、融资租赁的“车辆/设备质押贷”,车照开,钱照拿,但需线下验车,费率略高。

友情提示:入口越“隐蔽”,越要核对牌照。别被“内部通道”“员工福利”话术忽悠,所有流程必须能在官方渠道复现。

如果不:硬上征信会怎样?

假设你图方便,点了某“极速下款”的网贷,结果它偷偷上报征信,后果被拆成三幕:第一幕,征信多一条“贷款审批”查询,银行会认为你“资金饥渴”;第二幕,若逾期90天,征信出现“连三”,房贷利率上浮20%起步;第三幕,连续逾期六次,人行征信中心给你贴上“严重违约”,高铁飞机、子女私立学校都被限制。所以,一旦征信被污染,修复成本远高于省下的那点利息。

实战案例:阿玖的三步走

回到开头的阿玖。她缺三万,信用卡已刷爆,银行秒拒。小编陪她做了以下动作:
第一步,打开企查查,筛选“广东省+小额贷款+存续”,找到三家本地持牌小贷;
第二步,打客服电话,确认“不上央行征信”,并加微信拿到合同模板;
第三步,带着身份证、近六个月支付宝流水,去门店面签,年化19.8%,12期,每月还3040元。全程两小时,钱到账,征信纹丝不动。阿玖说:“像偷偷吃了颗糖,甜在嘴里,不惊动世界。”

小编碎碎念:我的心得与建议

写到这里,小编也把自己逼到了墙角——到底该不该推荐“不上征信的正规贷款平台”?理性告诉我,任何借贷都有成本,不上征信不等于没有风险;情感上,我又理解那种“就差一口气”的窒息感。所以,把话撂这儿:

  1. 把它当创可贴,别当救命丸。能找亲友周转,先周转;能卖掉闲置回血,先回血。

  2. 借款前,把最坏的情况写在纸上:如果收入断流,我有没有Plan B?

  3. 签合同前,把年化、总利息、违约金、提前结清手续费,用荧光笔标出来,拍照发给最理性的朋友,让他帮你冷静三秒。

  4. 还款日设三个闹钟,提前两天把钱存进去,别让“不上征信”变成“上法院”。

最后一句大白话:钱借到手,只是开始;怎么还,才是故事的结局。愿你我都不被债务追着跑,而是牵着生活的缰绳,慢慢走向亮处。

【原创声明】凡注明“来源:有财网”的文章,系本站原创,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否则,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