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?手机一震,短信跳出“已逾期X天”,心脏也跟着“咚”地一下——可是,下个月的房租、孩子的补习费、甚至午饭钱,还都指望着下一笔贷款呢!这时候,很多人就会冒出同一个念头:逾期户还能下款的口子,到底有没有?别急,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扒一扒这个话题,咱们边聊边找答案。
逾期户≠黑名单,但也不是白名单。
逾期户通常指:征信上出现了30天、60天、90天甚至180天以上的逾期记录;或者某些网贷平台的内部风控把你标记成“风险人群”。不过,这里头又分了两种情况:
轻微逾期:只晚了几天,金额不大,征信报告里还写着“1”。
严重逾期:连续好几个月不还,或者干脆被代偿、被催收,征信里出现“3”“7”甚至“C”。
一句话概括:程度不同,口子的大门开合角度也不同。
答案是:有,但数量少、门槛高、利率高。
小编把常见渠道做了个简单表格,方便大家一眼看懂:
渠道类型 | 是否查征信 | 风控重点 | 利率区间 | 小编点评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持牌消金公司 | 查征信 | 最近6个月逾期次数 | 18%—24% | 逾期3次以内可尝试,但额度会被砍 |
互联网小贷 | 查百行征信或内部数据 | 近期逾期天数 | 24%—36% | 逾期7天内可谈,超过30天基本凉凉 |
助贷平台 | 可能不查央行征信 | 通讯录、电商数据 | 30%—48% | 流程快,但息费杂,得算总成本 |
线下民间抵押 | 不查征信 | 车辆/房产价值 | 月息2%—4% | 车抵房抵,逾期也能做,但车要被押 |
很多人纳闷:我都逾期了,他们还敢借?不怕我跑路吗?
其实,放款方心里也有小算盘:
利差足够大:年化30%往上走,只要坏账率控制在一定范围,他们依旧赚钱。
多重风控:除了征信,他们还看电商账单、社保公积金、甚至是手机相册里有没有“撸贷群”的截图。
资产抵押:车、房、黄金、名表,都能当成“安全感”,逾期也不怕。
说白了,高风险高收益,他们赌的是概率,也是人性。
第一步:把逾期账单“止血”——别让它继续流血
立即联系放款方,申请展期或分期,哪怕多付点手续费,也别让逾期天数再涨。
如果已经被催收,记得录音、截图,保留证据,防止暴力催收。
第二步:补充“增信材料”——让系统重新喜欢你
把最近3个月的工资流水、社保缴费记录、芝麻分、信用卡账单,全都整理出来。
有车的,去车管所打个车辆登记证书;有房的,去房管局拉个不动产证明。这样哪怕征信花,也能用资产说话。
第三步:找对“口子”——别在一条道上走到黑
先试试持牌消金,利率相对低;
不行再跳互联网小贷,但要看清合同里的“综合年化”;
万不得已才考虑民间抵押,记得签正规合同,别让“押车不押证”变成“车钱两空”。
小李,92年,广告狗,去年因为疫情项目黄了,信用卡逾期45天。
他一开始病急乱投医,被某“无视黑白”的广告吸引,结果交了1999元“会员费”后,口子没下,人还被拉黑。
后来小编给他支招:
先把信用卡最低还款还了,逾期停在“2”;
用公司HR开的收入证明+支付宝芝麻分735,去申请了某消金公司2万元,年化22%;
半年后征信更新,他又去银行办了个低息信用贷,把高息小贷提前结清。
现在小李每月只还银行1500块,压力小多了。
他的经验:逾期不可怕,可怕的是乱投医。
Q:逾期超过90天,还能申请信用卡吗?
A:90天算“严重逾期”,银行信用卡中心基本秒拒。但你可先办押金卡,用半年后再尝试提额或换普通卡。
Q:听说有“口子”不查征信,真的假的?
A:不查央行征信≠不查任何数据。他们大多对接百行征信、同盾、魔蝎,甚至你手机里装的App列表都会扫一遍。所以“完全不看”基本不存在。
Q:逾期记录多久能消除?
A:央行征信的逾期记录自结清之日起保留5年;网贷内部黑名单有的2年,有的永久。想快一点?只能先结清,再等时间刷掉。
别把“口子”当救命稻草:它只能帮你过桥,不能帮你盖楼。真正稳的还是提高收入、降低支出。
签合同前,把利率换算成年化:很多平台玩文字游戏,写着“日息0.05%”,一算年化18.25%,再加服务费直接飙到30%+。
留好备用金:哪怕每月只存500块,半年后也有3000应急,不至于一逾期就慌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