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电话响的那一刻,我脑袋是空的
小编在地铁上刷短视频,手机突然弹出陌生号码,接起来对面用播音腔说:“您好,您在××网贷的审核已通过。”我脑袋嗡的一声,心想:我没借过钱啊?对面却报出我的姓名、身份证号后四位,连我大学宿舍楼都说得清清楚楚。那一刻,我差点信以为真,直到对方让我加微信交“保证金”,才猛然醒悟:这是新型骗局。
二、先别慌,问问自己三个问题
我真的点过网贷链接吗?
很多人会在购物节、打车App、甚至游戏里误触弹窗,留下手机号。系统后台已把数据卖给第三方,骗子买到后就能精准“报菜名”。
对方为什么知道我的信息?
大数据泄露不是新闻,快递面单、简历、问卷都能成为泄露源。知道姓名和身份证后四位≠官方认证。
为什么是“审核通过”而不是“提醒还款”?
真平台通常短信+App双提醒,且不会索要保证金。骗子用“已通过”制造时间压力,让你来不及思考。
三、把骗子话术拆成表格,一秒看穿套路
骗子常用语 | 可能的真实意图 | 真平台对应做法 |
---|---|---|
“您已获批××额度,点击链接领取” | 钓鱼链接植入木马 | 官方App内推送 |
“需先交6%工本费” | 直接骗钱 | 正规贷款无前期费用 |
“不激活会影响征信” | 恐吓 | 征信由央行管理,App无权干预 |
“加一下我们财务微信” | 转到私人账户 | 客服电话全程录音 |
四、如果已经说出验证码,还有救吗?
小编亲身试验:
立刻拨打运营商电话,挂失SIM卡,防止骗子利用短信嗅探。
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,查询是否有异常贷款记录;当天查不到不代表安全,两周后再复查。
冻结常用支付App的“借钱”入口:支付宝搜索“安全守护”、微信“钱包-帮助中心-冻结账户”,一分钟搞定。
报警回执要留好:后续若被冒名贷款,可凭回执向平台申诉撤销。
五、新手最容易踩的四个坑
“测试额度”按钮:点一下就算授权征信。
“零首付手机”广告:背后是分期租机,逾期按天计息。
“注销校园贷”来电:骗子冒充银保监会,让你把余额转到“安全账户”。
“代刷流水提额”:对方让你把钱打进指定卡,然后拉黑。
六、防骗口诀
陌生电话不慌张,官方App先查账;工本费用先交钱,十有八九是骗钱;征信冻结能止损,回执凭证不能忘。
七、小编的小牢骚
有时候我觉得,防骗像打地鼠,刚学会识别“保证金”,骗子又升级成“注销金”;刚记住不点陌生链接,他们又用FaceTime打视频电话。但反过来想,只要我们多问一句“真的吗”,骗子就会多一分失败的可能。毕竟,他们的脚本再精致,也怕我们挂断电话那一刻的冷静。
八、附:一分钟自检清单
手机是否开启“境外来电拦截”?
支付宝、微信是否关闭“通过手机号找到我”?
征信密码是否改成字母+符号+数字,而不是生日?
家人群是否转发过“最新骗局”提醒?
九、最后的小彩蛋
根据,“虚假贷款”类诈骗在25-35岁人群中占比达42%,但60岁以上受害者人均损失更高。小编把这份报告打印出来贴在冰箱上,提醒自己:骗子的目标从来不是“笨人”,而是“刚好需要钱的人”。所以,当你听到“审核通过”时,不妨先对自己说一句:“我只是路过,不是客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