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易过的小额贷款:门槛低、秒批、正规平台推荐

旺财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来源:有财网
旺财 贷款顾问

“哪些小额贷款容易过?”——第一次刷到这个问题,我差点把咖啡喷在键盘上。那天我刚被银行拒了信用卡分期,正愁得头发掉,结果手机弹窗跳出来五个大字:秒批、无门槛。我心里咯噔一下:真有这么好的事?还是套路?如果你也曾在凌晨两点盯着屏幕,手指悬在“立即申请”上发抖,那咱们算是同病相怜了。别急,这篇长文不灌鸡汤,只聊我踩过的坑、听过的故事,以及我至今没完全想明白的问号。

h2 先别点“确认”,来看看“秒批”到底秒在哪
要点1:广告里写的“无征信”其实多半是“弱征信”。平台会偷偷拉一份“替代数据”,比如话费、网购记录、甚至你早上几点起床点外卖。数据越厚,越容易过。
要点2:额度小、期限短,本身就是风险缓冲。1000块借7天,违约成本比块借3年低得多,所以系统敢大胆给绿灯。虽然看着爽快,但利息折算成年化常常吓人。
要点3:有些口子专门挑“白户”——从来没借过钱的人。因为在他们的模型里,没有黑历史就等于好历史。不过话说回来,第一次就逾期,征信立马开花,这点很多人事后才拍大腿。

h2 “容易过”不等于“还得起”——我的三次翻车现场
要点1:第一次试水某呗,3000块分3期,每期手续费29,我当时觉得“还好”。结果第四个月临时加班没空操作,系统自动续借,手续费翻倍,我当场懵圈。
要点2:第二次帮朋友点“担保”,他过了我却被拒。客服说我的“多头借贷指数”爆表——原来同一天我逛了七个App,每家都留了手机号。虽然没借成,征信查询记录却排成一排,像火车厢。
要点3:第三次更离谱,我半夜填资料时把公司座机写成前女友家的,第二天审核电话打过去,对方一句“不认识”,直接给我标红。系统提示“信息不符”,我才意识到,原来谎报资料比逾期还致命。

容易过的小额贷款:门槛低、秒批、正规平台推荐

h3 小编插一句:别笑我,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
很多口子到底怎么给分,官方只给个模糊词“综合评估”。我问过客服,他们自己也说不清:有的看淘宝收货地址稳不稳定,有的看你手机装没装博彩软件。听起来像玄学,或许暗示我们都被算法猜心思,但又猜得不太准。

h2 想提高通过率,先把“人味”做足
要点1:留常用手机号,最好三年以上不换。系统喜欢“老号码”,觉得跑路成本高。
要点2:把收货地址统一成同一个,哪怕是出租屋。跳来跳去,风控会怀疑你是职业撸贷。
要点3:工资卡流水别一拿到手就转余额宝,留几千过夜,让系统看到“过夜资金”,它才相信你有正经收入。

h3 不过话说回来,资料真就能包装吗?
我见过有人专门买“养号”套餐:每月往老号码打十几次互相通话,模拟亲情网。结果三个月后确实批了5000块,可利息高得离谱,算下来比信用卡分期贵一倍。所以包装归包装,钱包疼不疼自己最清楚。

h2 想省钱,先学会“比价”而不是“比快”
要点1:把同一笔需求拆成三档:7天、30天、90天,分别去三家平台试算总成本,别只看日利率。
要点2:看清“提前结清”条款。有的平台提前还也要收全额手续费,等于锁死你。
要点3:实在急用,优先选银行子公司的消费贷,虽然慢半拍,但年化低,征信上显示“银行”二字,后续房贷车贷都好说话。

h2 个人私货:我最后一次借钱的小心得
那天老妈住院,我手头紧,一口气下了四个App。前三个秒拒,第四个居然给了8000。我冷静下来,没点“确认”,而是截图去银行问经理,结果经理帮我办了信用贷,年化6%,比App便宜一半。那一刻我明白:所谓“容易过”,有时候是平台在赌你懒,而你赌自己还不起。

写到这里,手机又弹出一条推送:“零门槛,最高20万”。我笑了笑,关掉屏幕。借钱像谈恋爱,急不得,真到用时,先跑三家银行、两家正规消费金融,实在没辙再碰小贷,而且要记得:借来的钱只是时间的朋友,不是免费的午餐。

【原创声明】凡注明“来源:有财网”的文章,系本站原创,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否则,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