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2000不查征信”这六个字,像一根针,戳中了很多急需钱却又怕征信花掉的朋友。你是不是也曾在深夜刷手机,看到“2000不查征信、5分钟到账”的广告,心里咯噔一下:真的假的?会不会是套路?万一逾期,会不会爆通讯录?别急,小编今天就把这半个月跑平台、问客服、查资料的血泪经验打包给你,一起往下看吧!
h2 2000不查征信到底是个什么鬼?
它≠黑户救星
虽然广告写得像“无条件放款”,但我们在使用的时候,平台还是会偷偷用大数据扫一遍你的手机:常用地址稳不稳定、外卖点得勤不勤、通讯录里有没有老赖……这些零碎的线索拼起来,就是他们说的“替代风控”。
它也不是完全不上征信
有些平台确实不查央行报告,可一旦你逾期,人家转手就把数据卖给第三方信用公司。下次你去别的口子,照样秒拒。所以“不查征信”这四个字,或许暗示风险被延后,而不是消失。
h2 市面上真能找到2000块不查征信的口子吗?
持牌机构的“小尾巴”
康波财经6月刚出的测试报告说,有4家正规消金公司仍保留≤5万元、期限<1年的征信豁免额度。不过,人家玩的不是慈善,利息年化普遍15%起步,外加各种服务费。
社交借贷的“人情债”
微信小程序里冒出的“急用钱联盟”,拉3个好友担保就给2000额度。听着轻松,可一旦逾期,平台先炸担保人的微信,再打电话到你公司。人情与金钱搅在一起,滋味并不好受。
备用金小套路
像360借条备用金、美团月付取现,额度正好卡在2000左右,页面写着“可能不纳入征信”。注意这个“可能”,就是平台给自己留的后路。
h2 想借2000,怎么把风险降到最低?
先看利率再点“同意”
很多朋友一上来就急着填资料,小编建议大家先截图保存年化利率、服务费、逾期罚金这三行字。这样就算后面有争议,也有证据。
设置“还款闹钟”
2000块金额小,但逾期一天罚20、30很常见。我们在使用的时候,可以把还款日设成手机日历提醒,提前两天就存钱进去,避免系统延迟导致逾期。
留一条退路
如果发现自己真的还不上了,不要玩失联。主动联系客服,有的平台可以象征性延期3天,虽然要交手续费,总比被爆通讯录体面。
h2 小编踩坑日记:三次尝试后的反思
第一次,图方便点了某钱包,结果额度只给800,年化却标到36%,吓得秒退。第二次,试美团月付取现,到账倒是快,但手续费收了29块,算下来比信用卡取现还贵。第三次,找了个号称“持牌”的消金,客服温柔地说“补充消费凭证可提额”,结果要我上传手持身份证视频,我当场放弃。三次折腾后,我的总结是:2000不查征信的口子,更像是“急用钱的创可贴”,贴得住一时,贴不住一世。
h2 那负债高、征信花的人该怎么办呢?
先盘点现金流
把每月固定支出、灵活支出写成两列,看看缺口到底多大。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差2000,其实砍掉两顿外卖就补上了。
尝试“零利息”方案
跟家人或好友借2000,写个简单的借条,承诺15天内还。虽然拉下脸,但比平台利息便宜得多。
把信用“养”回来
如果征信已经花了,就不要再乱点申请。先结清手头小额欠款,保持3个月不新增查询,分数会慢慢爬回来。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,但小编身边有朋友亲测有效。
h2 个人观点:别让2000块拖垮生活
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后台不断跳出广告:“2000不查征信,点击领取”。我盯着那行字,忽然想起小时候妈妈说的:“小钱靠省,大钱靠赚。”2000块在当下或许能解燃眉之急,但如果把它当成习惯,窟窿只会越撕越大。我的建议是:把这次借款当成最后一次,借完立刻做还款计划,再给自己设一个“存2000”的小目标。等下次急用钱时,打开的是自己的储蓄罐,而不是贷款APP。这样,才算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