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凌晨两点,我蹲在便利店门口,手机电量只剩7%,花呗额度见底,信用卡还款短信一条接一条,这时候突然刷到一条公众号推文——‘微信银行口子贷款,5分钟到账,不看征信’,手指比脑子快,点进去的瞬间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:要是真能借到八千块,先把房租堵上,后面再说后面吧。”
上面这段场景,是不是有点眼熟?我们在用微信的时候,多多少少都被“口子贷款”四个字闪到过,可点进去又害怕被骗,不点又真的急用钱,该怎么办呢?一起往下看吧。
“口子”这个词,原本属于地下金融圈的黑话,现在被营销号搬到了阳光下,听起来像银行开的正门,其实更像是墙上临时凿出来的小洞。微信银行口子贷款,说穿了就是:在微信生态里,由持牌银行、消金公司或者披着银行马甲的助贷平台,丢出来的小额、短期、高通过率、低门槛的信贷入口。它火的原因很简单——人缺钱,手机永远在兜里,操作只要三分钟,页面做得比游戏还顺滑,于是“被诱惑”就成了常态。
为什么它能被诱惑?
第一,入口足够轻。不用下载APP,不用跑去网点,点一下公众号菜单就能申请,这样就可以把“借钱”这件事伪装成“刷手机”。
第二,话术足够暖。“银行直贷”“内部通道”“不查征信”三连击,把“你信用差没事”打在公屏上。
第三,场景足够痛。房租、学费、医药费、双十一尾款,每一个都逼得人像热锅蚂蚁。痛点的手,推着人点下了“立即申请”。
场景问题摆在这儿:怎么做,哪里找?小编把最近三个月潜伏在二十多个微信群、八个公众号、四个小程序里被“广告轰炸”的血泪经验,浓缩成下面3-5组核心问题,希望能帮到你。
最常见的是公众号菜单栏,比如“微X金融”“XX银行直贷中心”,点进去就是一张表单;其次是小程序,搜索“备用金”“周转金”关键词,会跳出几十个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小方块;再隐蔽一点的是微信群二维码,扫码后进群,机器人24小时滚动发链接。但有些朋友想要找“内部邀请制”,该怎么办呢?——把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,然后发一条“急用钱,谁有口子拉我”,十分钟内保准有人私信你,小编亲测有效,就是容易被拉黑。
姓名、身份证、银行卡三件套是底线,有些平台会要求授权微信步数、通讯录、甚至相册权限,美其名曰“风控画像”。小编的歪招是:先给一张余额为0的空卡,等批了额度再换常用卡,这样就算被扣会员费,也扣不到几个钱。注意,如果页面跳出“先交199元通道费”,立刻退出,这是老掉牙的骗局,但依旧每天都有人上当。
大部分口子额度在500-之间,日利率0.03%-0.1%听起来不高,可换算成年化就是10.95%-36.5%。到账时间宣传写“最快30秒”,实际是“最快30秒告诉你审核通过”,真正打款还要等银行清算,所以急用钱的朋友最好预留两小时空档。小编有一次半夜申请,系统显示“已打款”,结果第二天早上八点才到账,差点被房东赶出门。
90%的口子在借款协议里藏了一句话:“贷款主体为XX合作银行,放款即上报征信。”也就是说,不查征信≠不上征信,只是审批那一下没查,后面该上还是要上。如果你打算“撸完就跑”,很可能三个月后收到银行短信:尊敬的客户,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,请尽快还款,否则将计入征信。到那时候,悔得拍大腿也晚了。
平台会先打本人电话,再打紧急联系人,再打通讯录“随机三位好友”,语言从温柔提醒升级到“涉嫌恶意拖欠,将走法律流程”。小编的朋友阿良,借了8000块分6期,第五期实在没钱,被催收连续三天在抖音评论区留言“老赖”,搞得他女朋友差点分手。最后还是靠父母出面一次性结清,息费滚到多。阿良的原话:“被口子咬了才知道,利息是小事,面子是大事。”
解决方案的反面是:如果不借,会怎样?
房租逾期最多被赶出去,可以找朋友周转、跟房东商量分期;信用卡账单可以最低还款,虽然利息高,但比口子透明;花呗白条可以延期,手续费明码标价。最怕的是“以贷养贷”,口子A还口子B,口子B套信用卡,雪球越滚越大。小编的土办法:先把所有欠款写在一张纸上,按利率从高到低排序,能协商的协商,能分期的分期,实在扛不住就跟家里坦白,挨一顿骂比被催收24小时轰炸轻松多了。
在屏幕前犹豫要不要点“立即申请”的朋友,一起看看吧——
我现在真的已经山穷水尽了吗?
这笔钱有没有免费或更低息的替代?
如果逾期,最坏的后果我能不能承受?
只要有一题回答“否”,建议先退出页面,喝口水,再决定。
写到这里,小编想起去年自己也被“微信银行口子贷款”套路过一次:当时急着给猫看病,借了3000块,7天利息63块,看似不多,但因为工资延迟发放,拖了半个月,利息滚到300多,最后猫治好了,人却失眠了一个月。那次之后,我把手机里所有带“备用金”“周转”字样的公众号全部取关,给自己设了一条死规矩:非必要不借钱,借钱先看银行正规APP。
我的建议很简单:把口子当创可贴可以,但别把创可贴当衣服穿。急用的时候,选银行官方小程序;不急的时候,多存三个月生活费,把“被诱惑”的按钮关小一点。毕竟,手机里的世界很精彩,手机外的日子也要过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