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上借钱真实度:10大正规平台对比评测

旺财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来源:有财网
旺财 贷款顾问

“晚上十点,地铁末班车刚走,我刷着手机,电费扣款失败的短信跳了出来,银行卡里只剩两块八,明天还要给房东转下季度房租,我在冷风里抖着手指,点开了一个写着‘三分钟下款’的借钱软件,心里冒出一句:这玩意儿到底真的假的?会不会把我通讯录全打爆?会不会利息高到把我埋了?手机上借钱,到底有多少真实度?”

手机上借钱,到底是什么?

它说简单,其实就是把原来银行柜台里冷冰冰的贷款合同,压缩成几屏手机界面;说复杂,它又把人脸识别、征信查询、风控模型、债权转让、资方匹配,全塞进后台,像一锅咕嘟咕嘟的麻辣烫,用户只看见“申请—审批—到账”三步,其实里头翻滚着上百个变量。
为什么大家还愿意点?因为急,因为面子薄,因为“三分钟下款”听起来像救命稻草。小编身边有朋友,半夜牙痛到打滚,医院要预交费,他十分钟内就填完资料,钱到账那一刻,他觉得自己像被天使亲吻。但第二天醒来,看见年化利率 24%,天使秒变魔鬼。

怎么做,去哪里找?

场景一:急用 2000 块
我们先打开应用商店,搜索关键词“借钱”“周转”“闪电贷”,瞬间蹦出一大片图标,红的绿的蓝的,像夜市小彩灯。点进去之前,先做三件事:

手机上借钱真实度:10大正规平台对比评测

  1. 看公司名,有没有“银行”“消费金融”“小贷”字样,有就比没有靠谱一丢丢;

  2. 拉到页面最底部,找“ICP 备案号”,复制到工信部官网查,查不到直接删;

  3. 看评论区,别只看五星,拉到最新差评,看有没有说“暴力催收”“砍头息”。
    做完这三步,再填资料。填的时候,把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人脸识别都当成裸照,给出去就再也收不回。所以小编建议:能选银行系的 App 就不选第三方;能选支付宝微信里的官方借钱入口,就不选路边弹窗广告。

场景二:想分期买新手机
这时候就别搜“借钱”了,改搜“分期商城”“白条”“任性付”。流程差不多,但额度高,期限长,利率低一点。重点看“综合年化成本”那一栏,别只盯“月供 198”,把它乘以 12 再除以本金,才是真正的利率。小编当年被“月供 198”迷惑,买耳机分了 24 期,最后一算,耳机原价 2499,我付了快 3200,心在滴血。

如果不这样做,会怎样?

如果不查资质,不读合同,直接点“立即申请”,后果有三条路:
第一条,被“砍头息”。到账 5000,实际到手 4500,那 500 被平台以“服务费”名义扣走,合同里却写着“自愿”。
第二条,被爆通讯录。逾期第一天,机器人电话,第二天,人工客服,第三天,你高中同学微信问“你是不是欠人钱”,社死现场。
第三条,被债权转让。你以为欠的是 A 平台,结果三天后短信告诉你“您的债权已转让给 B 资产管理公司”,利率瞬间翻倍,催收风格从温柔变成“今天不还,明天上门”。
小编采访过一个 95 后女生,她因为 3000 块,半年滚成 9000,最后父母卖房才填坑。她说“早知道就厚脸皮问朋友借,也比被手机上的数字吃掉好”。

每页 3-5 组核心问题,我们边问边答

问题 1:人脸识别会不会泄露?
答:会的。数据一旦上传,平台理论上永久保存,但银行系相对合规,第三方小公司就难说。小编建议:能不借就不借,实在要借,选大牌子,借完立刻把 App 卸载,权限全关。

问题 2:提前还款能省利息吗?
答:不一定。有的平台收 3% 提前还款手续费,算下来比正常利息还高。签合同前,把“提前还款”四个字 Ctrl+F 搜一遍,看清楚再点同意。

问题 3:征信会不会花?
答:每点一次“申请”,征信报告就硬查询一次,一个月超过 6 次,银行房贷直接拒。所以别手痒点点点,集中火力只选一个。

问题 4:逾期一天就上征信吗?
答:正规银行系 1-3 天宽限期,小贷公司有的 0 宽限。最稳妥做法:设置自动还款,卡里留足余额,让系统在还款日清晨自己扣。

问题 5:被暴力催收怎么办?
答:先录音,再投诉到银保监会 ,或者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。别怕,平台也怕被罚款,只要你证据充分,催收立刻变客气。

真实案例,一起往下看吧

去年冬天,小编同事阿豪,因为猫生病要 8000 手术费,他在地铁里被广告吸引,下了一个“某某钱包”。填资料时,页面弹窗“开通会员可提额 50%”,他花了 199 买会员,结果额度只多了 500。到账后,猫救活了,他却发现 8000 借款合同里藏着“综合年化 35%”。阿豪连夜研究,发现提前还款要收 5% 手续费,他咬牙分了 12 期,每月还 830。还到第六期,公司裁员,他失业,逾期三天,催收电话打到前公司 HR。阿豪把通话录音、合同截图,一股脑发到银保监会邮箱,三天后平台主动协商,免掉滞纳金,把剩余本金分 24 期。阿豪说,“那一刻我才懂,手机上的钱不是天上掉馅饼,是带刺的玫瑰”。

小编最后的啰嗦

我们在用智能手机的时候,总以为屏幕里的世界比现实温柔,其实它只是把现实的锋利磨成了数字的刀。手机上借钱的确能救命,也能要命。流程再快,也别忘了按下暂停键,给自己三分钟,把合同通读一遍,把年化利率算一遍,把最坏打算做一遍。这样就可以在急用钱的时候,不被急用掉未来。
但有些朋友想要“万一真出事了怎么办”的兜底方案,其实很简单:提前准备一张只存应急金的银行卡,每月往里头塞 500,一年就有 6000,真到山穷水尽,先刷这张卡,再考虑借钱。希望这些小技巧能帮到你,也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它们。
写到这里,小编的奶茶已经凉透,但心里却热乎:愿我们都能在数字洪流里,保持一点笨拙的谨慎,一点可爱的清醒。

【原创声明】凡注明“来源:有财网”的文章,系本站原创,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否则,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