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消息:‘急用钱?3分钟到账!’你会点进去吗?”——别急着回答,先跟着小编坐下来聊聊“app网贷口子”这回事。
一、先搞清楚:什么是“口子”?
——通俗点说,它就像路边小窗口,递张身份证,可能就能拿到钱。只不过窗口搬到了手机里。
二、为什么大家会被吸引?
——因为“快”。但快就一定好吗?咱们把问号留在心里,继续往下看。
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一张“一目了然的表格”,先看再聊:
类别 | 额度区间 | 审核速度 | 常见利率 | 是否查征信 | 用户真实吐槽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银行系消费贷 | 5千-30万 | 30分钟-2天 | 8%-18% | 必查 | “稳,但资料多得头疼” |
持牌消金APP | 2千-20万 | 10分钟-1天 | 12%-24% | 抽查 | “利率比银行高一丢丢,胜在方便” |
小贷公司口子 | 500-5万 | 3分钟-30分钟 | 18%-36% | 部分不查 | “秒过,但催收电话真猛” |
地下高炮 | 500-3000 | 30秒-5分钟 | 砍头息后综合超100% | 不查 | “借了1500,7天还3000,差点社死” |
看完表格,你有没有发现:“快”的代价往往是高利率+高催收?
Q1:我为什么非得借?
——是房租?是看病?还是买新手机?理由不同,选择完全不同。
Q2:我能接受多高的成本?
——年化15%和年化35%,看似只差20个点,借1万块一年利息就差2000。问问自己:这2000我挣得回来吗?
Q3:还不上怎么办?
——提前想好Plan B:家人?兼职?还是分期?别等逾期再哭。
“博主本人去年装修差2万,用了某持牌消金APP,”
——@阿灿 28岁 设计师
“利率16.8%,分12期,每月还1800左右。提前3个月还清,省了400多利息。客服态度不错,就是APP老推送广告,烦。”
“被朋友拉去借地下高炮,”
——@小琪 24岁 行政
“借3000,到手2100,7天后还3000。结果工资延迟,被爆通讯录,爸妈都知道了。后来靠兼职才填坑。”
划重点,四步筛掉90%的坑:
看牌照——银保监会官网能查到名字,才算正规军。
看利率展示方式——必须明明白白写“年化综合成本”,遮遮掩掩的直接关掉。
看合同——别嫌字小,重点看“提前还款违约金”“逾期费率”。
看评价——去黑猫投诉搜APP名字,投诉量>1000的,慎重。
很多小伙伴问:“页面写着日息0.05%,到底高不高?”
——把日息×365,再考虑各种手续费,才是真正的年化。
举个例子:
借1万,日息0.05%,看起来年化18.25%。
若再加2%平台服务费,实际年化≈20.65%。
简单公式:真实年化≈÷到手金额÷天数×365。
手机计算器就能按,别偷懒。
主动协商——逾期前给客服打电话,申请展期或分期,多数正规机构愿意谈。
记账+砍支出——用记账APP把每一笔开销写下来,你会发现外卖、奶茶真能省。
副业回血——周末跑闪送、摆地摊、做PPT代做,别把希望只押在工资。
千万别以贷养贷——拆东墙补西墙,只会让洞越来越大。
写到这儿,突然想到老妈常念叨的一句话:“钱来得太容易,人就容易飘。”
app网贷口子像一把双刃剑,用得好,是应急的小棉袄;用不好,就成了勒脖子的绳子。
小编自己也会偶尔用银行系消费贷周转,但每次都会把合同读两遍,把最坏打算写纸上,再按确认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