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看征信就能借几百块的软件,到底靠谱不靠谱?
刚上班的小王,月底手机欠费,工资又没发,急得团团转,却发现自己征信花了,传统银行根本不理。那一刻,他疯狂在应用商店里搜“借钱”、“小额”、“秒下”……屏幕上一排排软件跳出来,名字一个比一个亲切,仿佛在说:来吧,几百块而已,我们不查征信。
可问题是:它们真的不查吗?不查就代表没有风险吗?我今天就把这些疑问拆开揉碎,用“人话”讲给完全没碰过网贷的新手小白。看完你就知道,哪些口子能碰、哪些口子要绕、以及被“砍头息”时该怎么自救。
一、先弄清:什么叫“不看征信”?
· 官方解释:贷款机构在审批时不向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发起查询,所以征信报告上不会出现“贷款审批”字样。
· 民间说法:只要不上征信,逾期也不会影响买房买车——这句话半真半假,后面会打脸。
· 隐藏动作:不查征信≠不查数据。它们可能转头就去百行征信、芝麻信用、甚至你的外卖地址,来评估风险。
自问自答:
Q:不查征信是不是等于0门槛?
A:才不是!只是换了一把筛子,大数据风控照样把你筛出去。
二、目前市面上“传说”中不查征信的5类小额口子
支付宝备用金
额度:100~500元
期限:7天
费用:1.99元/次
是否查征信:官方说不查,但会看芝麻分
亮点:入口就在支付宝搜索框,3秒到账。
微信分付
额度:200~2000元
期限:随借随还,按日计息
是否查征信:灰度测试阶段,目前不查,但未来不好说
注意:不是人人都有,入口藏得很深:微信—我—服务—钱包—分付,没有就是没开放。
京东金条—新人小额通道
额度:300~1000元
期限:1~3个月
是否查征信:老用户肯定查,新用户第一次借款据说跳过征信,但京东会查自家小白信用分
小插曲:我同事第一次借500,征信确实没记录,第二次再借就上了。
360借条—新人免审版
额度:500~1000元
期限:7~14天
是否查征信:宣传“新人专享,免征信”,但会查360自己的“天机风控”
坑点:逾期后催收电话非常猛,声音大到整个办公室都能听见。
各种“商城回租”类App
代表:租XX、XX回租、XX优品
模式:先让你买个虚拟耳机,再回收变现,实际到手只有70%
是否查征信:宣称不查,却暗藏“砍头息”
一句话总结:能不碰就不碰,除非真的急疯了。
三、横向对比一张表,新手一眼看懂
名称 | 额度区间 | 期限 | 查不查征信 | 额外费用 | 到账速度 | 新手推荐指数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支付宝备用金 | 100-500 | 7天 | 不查 | 1.99元 | 30秒 | ★★★★☆ |
微信分付 | 200-2000 | 随借随还 | 不查 | 日息0.04% | 2分钟 | ★★★★ |
京东金条新人 | 300-1000 | 1-3月 | 第一次不查 | 月息0.8% | 1小时 | ★★★☆ |
360借条新人 | 500-1000 | 7-14天 | 不查 | 日息0.05% | 10分钟 | ★★☆ |
商城回租 | 500-1500 | 7天 | 不查 | 砍头30% | 1小时 | ★ |
四、隐藏成本大起底:为什么几百块也要还那么多?
服务费、管理费、信息费……名字换着花样收。
逾期一天,罚息滚三天,年化瞬间飙到300%。
通讯录授权:一旦逾期,催收会“问候”你所有联系人,社死现场。
小编亲历:去年帮表妹测试某回租App,借1000到账700,7天后还1100,我当场傻眼——这哪是借钱,这是买教训。
五、新手三步走,最大限度避坑
第一步:只借“大平台”的免征信产品
· 支付宝、微信、京东,至少利息明码标价。
· 第一次借款,把合同截图保存,防止后期改条款。
第二步:算清“到手率”
· 公式:到手金额÷应还金额=到手率
· 低于80%的直接放弃,别被“秒下”两个字迷了眼。
第三步:设置“死亡闹钟”
· 借款当天就在手机日历建提醒,提前两天还款。
· 实在还不上,第一时间找客服谈“展期”,千万别玩消失。
六、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Q:不查征信的贷款,逾期真的不影响以后买房吗?
A:现在不影响,不代表以后不影响。百行征信、网贷大数据已经连通多家银行,两年后你去办房贷,一样可能被拒。
Q:芝麻分600能下款吗?
A:支付宝备用金门槛最低,600分稳过;微信分付要650+;360借条新人版620就够。
Q:学生能不能借?
A:国家明文禁止向学生放贷,但App审核只看身份证年龄,你填“已工作”它就放。后果?催收电话打到辅导员那里,你就懂了。
七、如果已经借了高炮,如何自救?
立刻截图所有合同、转账记录。
拨打平台注册地金融监管局电话,投诉“砍头息”。
与催收沟通时用文字,别语音,留下证据才能谈减免。
实在扛不住,找当地法律援助中心,免费的,别不好意思。
八、小编的心里话
写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自己刚毕业那年,兜里只剩37块,连地铁都坐不起,也曾动过“撸口子”的念头。后来咬咬牙,找朋友借了200,熬到发工资,才没掉坑里。回头看,几百块的小贷像止痛药,吃下去立刻不疼了,可伤口还在,只是被你暂时忘了。
所以,如果你只是想要几百块吃顿好的、买个皮肤,真的不如去闲鱼卖件旧衣服,或者下班去跑两个小时众包。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,而是——不查征信的口子,利息和时间都会偷偷长成怪兽。
愿每一个看到这里的你,都能把“借钱”当成最后一张底牌,而不是第一根救命稻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