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果明天银行突然告诉你:‘2025年起,所有大额贷款统统不看征信、不限收入、不查负债’,你会心动吗?”
先别急着点头,咱们把脑洞开到最大,一起往下看吧!
“无视”≠“白送”,它只是把传统审核的那几道门槛,咔嚓一下砍了:
不看征信:曾经的逾期、呆账,银行眼皮都不抬。
不限收入:月薪三千也好,自由职业也罢,通通能上车。
不查负债:已经欠了五百万?没事,再来五百万。
听起来像天方夜谭,可如果2025年真的落地,会变成啥样?咱们得把“好处”和“坑”一起摆上桌。
小编自己琢磨,银行不是慈善家,突然“大放水”多半是被逼的:
存款利息越来越低,钱躺在金库里发霉;
年轻人不买房了,传统按揭业务缩水;
互联网公司抢饭碗,支付宝、微信天天喊“秒批”。
于是银行一拍脑门:干脆把门槛拆了,先把人圈进来再说。用互联网黑话,这叫“流量换估值”。
自问自答时间到——
Q1:我信用分只有550,能薅到羊毛吗?
A:能。但利率可能给你“惊喜”,比如年化18%,跟信用卡分期肩并肩。
Q2:收入不稳定,会不会被抽贷?
A:理论上不会,因为人家“无视”收入。但万一你逾期,罚息会教你做人。
Q3:真有人敢借吗?
A:真有。小编的朋友阿豪,去年创业失败欠了80万,听说新政策,两眼放光:“再借200万翻盘!”——我劝他先睡一觉再说。
人群标签 | 玩法思路 | 风险提示 |
---|---|---|
刚毕业的00后 | 先贷30万装修出租屋,拍短视频当博主 | 万一没火,月供照还 |
中年小店老板 | 一口气贷500万开连锁 | 房租人工涨得比流水快 |
退休大爷大妈 | 贷200万买海景房养老 | 身体吃不消,房子难转手 |
别看门槛没了,银行还有三把刀:
高利率:表面年化8%,实际IRR一算,15%起步;
交叉销售:贷款绑保险、理财,不买?利率上浮2%;
ABS证券化:把你的借条打包卖给下家,风险转移,利润落袋。
先算现金流:用Excel拉个表,把最坏情况都写进去,看月供扛不扛得住。
留好安全垫:至少存6个月月供,别一把梭哈。
谈判利率:别怕开口,银行客户经理也有KPI,砍个0.5%算胜利。
我自己总结一句话:“贷款是放大镜,不是创口贴。” 你本来能赚到的钱,贷款帮你放大;你本来要亏的,贷款让你亏得更快。
所以——
如果你已经跑通小生意,缺的是规模,大胆借;
如果你只是“想试试”,劝你先试水,别淹死。
说实话,小编觉得“完全无视”不太可能,但“大幅放松”已经在路上。
与其等风来,不如先练好内功:多学点理财知识、多攒点备用金、多交几个靠谱的银行朋友。
毕竟,风来了,猪都能飞;风停了,最先摔的也是猪。
咱们要做的,是当那只长翅膀的猪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