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什么贷款是不看征信的?”——这句话,我猜你一定是在凌晨一点半,手机还剩12%电量时搜出来的。那一刻,你可能刚被银行拒贷,或者刚收到一条“征信逾期已上报”的短信。别急,我们都懂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。今天,我就用大白话,把市面上那些“号称不查征信”的贷款,一条一条掰开揉碎讲给你听。看完你至少能少踩三个坑,省下一部iPhone的钱。
很多朋友一看到“不查征信”四个字,眼睛都亮了,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。但小编想先泼一盆冷水:这类贷款,利息往往高得离谱,有的日息0.1%,年化直接飙到36%以上。
更尴尬的是,虽然不上央行征信,但部分平台会把逾期记录上传到“百行征信”或其他大数据系统,以后你想办信用卡、房贷,照样凉凉。
不过话说回来,如果你只是短期周转,比如三天后工程款到账,那选个合规的小额现金贷,也不是完全不能考虑。关键要算清成本:借5000元,7天后要还5350元,你能不能承受?
去年小编帮朋友试过“苹果14抵押5000元”的业务。流程简单:线上估价→顺丰寄手机→当天放款。
但坑也明显:逾期第8天,手机直接归平台,等于3500元卖了个iPhone。如果你手机里有重要资料,慎入。
这类通常不查征信,但要看你有没有“靠谱担保人”。比如我朋友老周,去年用堂哥的超市营业执照做担保,借了8万周转,月息1.5%,比网贷低不少。
不过水也深:有人被收了“砍头息”,借10万只拿到8万5,合同却写10万。所以签合同前,记得拍照留证据。
像“闪银”“白猫贷”这类平台,确实不查征信,但会查你的社交数据:通讯录有没有备注“爸爸”“老板”,淘宝收货地址稳不稳定。
小编实测:填了真实信息后,2分钟批了8000元,日息0.05%,分3个月还,总利息360元。能接受,但别逾期——催收电话会从早上8点打到晚上10点。
去年南京张总用一块劳力士绿水鬼当了12万,月息2.5%,当期3个月。
优点是当场拿钱,缺点是如果金价波动,典当行可能要求补保证金。适合有硬货且不急着赎回的人。
比如宁波的二押产品,不查征信也不看负债,最高能贷到房产评估价的80%。
适合有房一族做大额周转:比如把网贷全结清,换成年化2.65%的贷款,一年能省几万利息。但流程稍慢,要跑房管局抵押登记,3天左右放款。
算年化,别看日息
日息0.03%听起来很低,但年化=0.03%×365=10.95%,再加手续费可能到15%。小编建议:年化超过24%的直接pass。
查牌照,别嫌麻烦
正规平台都有地方金融局发的“小额贷款牌照”,官网能查到。如果你找不到,十有八九是黑中介。
留证据,别怕撕破脸
签合同前拍照,转账用银行卡备注“借款”,催收电话录音。别怕麻烦,真出事时这些能救命。
写到这里,小编想起去年一位读者的留言:“我借了3万不查征信的贷款,一年滚到9万,现在跑外卖还债。” 或许暗示,这类贷款最大的风险不是利息,而是让人产生“借钱很容易”的错觉。
如果你征信已经花了,建议先做这两件事:
打印一份详细征信报告,把逾期金额按轻重缓急排序,能协商的协商,能分期的分期。
试试“余额代偿”或“债务重组”,有些银行愿意用低息贷款置换你的高息网贷,虽然查征信,但长远看更省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