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什么审核容易通过的网贷?——写给第一次借钱就头大的人
第一问:到底是“审核容易”还是“放水”?
我自己第一次打开借款App的时候,脑子里的画面是:一个西装男拿着放大镜,对着我的芝麻分、通讯录、外卖记录一顿猛看,然后冷酷地说“不借”。后来才知道,“容易通过”并不等于“无门槛”,它只是把门槛挪到了别的地方,比如利息高一点、额度小一点、期限短一点。所以,别幻想“闭着眼睛就能借”,但可以找到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的产品。
第二问:哪些平台真的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?
我把过去两年帮身边5个朋友实操过的平台,按放款速度、资料要求、利息高低、是否查征信,做了张对比表。为了让大家一眼看懂,我把重点加粗了:
平台名称 | 放款速度 | 资料要求 | 是否查征信 | 年化区间 | 适合人群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某粒贷 | 3分钟 | 身份证+人脸识别 | 查 | 10%—18% | 微信分600+,有稳定收入 |
某小满 | 10分钟 | 身份证+银行卡 | 查 | 7.2%—24% | 芝麻分650+,征信花但无逾期 |
某Q卡贷 | 5分钟 | 身份证+手机号 | 部分查 | 12%—36% | QQ老用户,通讯录干净 |
某分期乐 | 1小时 | 学生证+学信网 | 不查 | 15%—30% | 在校大学生,额度小 |
某借条 | 2小时 | 身份证+拼多多购物记录 | 抽查 | 14%—28% | 拼多多常用,消费频繁 |
分割线
——————
第三问:为什么同一个人,有的平台秒过,有的秒拒?
这里就要说到“大数据画像”。我亲测:同一天,我在某粒贷秒过8000,在某小满却提示“综合评分不足”。后来客服偷偷告诉我,小满那阵子正在压降风险,把“最近三个月点过5次以上网贷广告”的人直接拉黑。这就解释了,为什么有时候你没逾期、没负债,还是被拒。所以,“容易通过”是动态指标,不是平台标签。
第四问:新手最容易踩的坑,我踩过三个
以为“不查征信”就是“不上征信”。其实大部分平台都会以“贷后管理”名义查一次,只是不显示在央行报告,但会留在百行征信。
看到“0利息”就点进去,结果要交199元会员费。我那个月交了钱,额度只有500,利息0,但会员费折合年化高达400%+。
把验证码发给“客服”,第二天被冒名借了3笔。后来才知道,任何平台都不会让你把验证码读给“人工客服”。
第五问:想提高通过率,除了养征信,还能干嘛?
我整理了4个冷门技巧,亲测有效,但有点“野路子”,谨慎使用:
把微信、支付宝、京东的收货地址统一成同一个,系统会判定你“居住稳定”。
提前三天往银行卡里放一笔钱,比如3000,不要动,银行流水会显示“有结余”。
把通讯录里带“贷款”“催收”“中介”的备注改掉,系统会扫关键词。
在申请前48小时,用同一个手机在同一家外卖平台下3单,消费连续性会加分。
第六问:审核电话会问什么?怎么答?
我第一次接电话,对面问:“你填的联系人王女士是你什么人?”我脑子一热说“同事”,结果对面追问“同事为什么备注是王阿姨?”直接挂了。后来学乖了,统一口径:
“王女士是我母亲,平时叫阿姨。”
“资金用途”就说“家里装修”,别说“还别的网贷”。
“月收入”报税后+公积金,别报税前,容易被拆穿。
第七问:利息怎么算才不会被坑?
公式:实际年化=÷到手金额×365÷借款天数
举例:到手5000,分6个月还,总共还5600,实际年化≈÷5000×365÷180≈24.3%。超过36%直接关掉页面,这是法律红线。
第八问:万一逾期了怎么办?
我有一次忘记还某Q卡贷,第二天接到机器人电话,语气很凶。我立刻做了三件事:
APP里先还最低还款额,系统会停止催收72小时。
人工客服打过去,说明“工资延迟,三天后全额还”,对方会备注。
截图保存协商记录,防止后期被爆通讯录。
最后多付了18块滞纳金,征信没留下“1”。
第九问:有没有“完全不看征信”的?
有的,但代价极高。我试过线下“手机回租”:把自己的iPhone14抵押给门店,拿3000块,7天后还3300赎回。门店只登记了身份证,不查征信,但一旦逾期,手机直接变砖。这种属于“断头贷”,新手慎入。
第十问:写在最后的小声提醒
我见过最惨的朋友,为了买游戏皮肤,连撸12个714高炮,7天利息30%,最后滚到8万。所以,审核容易不代表就应该借。如果一个月收入不到5000,建议先把花呗、白条额度养起来,再考虑正规网贷。毕竟,“秒过”的快乐只有3分钟,“还款”的痛苦可能持续3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