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给刚满十八岁的你:当“借钱”第一次变成“贷款”
十八岁,身份证上写着“成年”,钱包里却空空荡荡。想买台二手相机、想给异地恋的她买张高铁票,或者只是想把宿舍那台用了三年的破笔记本换掉。于是,你开始在网上搜索“18岁能借到钱的平台”。点进去,满屏“极速放款”“学生友好”,看得人心里痒痒,又有点慌。别急,今天这篇,把“容易下款的网贷”这件事,拆给你看。
“我只是想买双鞋,下个月生活费就下来了,能借吗?”
先别急着点申请,把“想借钱”拆成三句话写在纸上:
这笔钱的用途是不是“非花不可”?
有没有其他零利息的办法?比如找爸妈预支点、把旧书卖掉、去食堂兼职打饭窗口?
如果逾期,我能不能接受每天万分之五的利息滚雪球?
把这三句话写完,再决定借不借,顺序别反。
平台类型 | 代表名字 | 额度区间 | 审核重点 | 是否查征信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持牌消费金融 | 某呗、某粒贷 | 500-2000元 | 支付宝/微信支付活跃度 | 是 |
助贷超市 | 某钱花、某卡贷 | 300-1500元 | 手机运营商+学信网 | 部分查 |
校园贷变种 | 伪装成“兼职平台” | 100-800元 | 学生证+通讯录 | 多数不查 |
注意:表格里“是否查征信”一栏,不是不查就一定好。
不查征信的,往往用“通讯录爆破”“p图催收”当风控,一旦逾期,你室友、你辅导员都会被电话吵醒。
小编帮三位刚成年的同学测试了同一款APP,结果截然不同:
小李:支付宝芝麻分720,绑定校园卡,三分钟到账800元;
小王:芝麻分580,微信半年流水不到1000,直接拒绝;
小张:芝麻分650,但通讯录里有7个被标记为“催收”的号码,人工审核后被拒。
结论:不是18岁就能借,是“18岁+数据好看”才能借。
数据包括:手机用多久、每月话费多少、有没有在别的平台逾期、甚至抖音点赞记录。平台比你更懂你自己。
“会员费”坑
页面写着“0利息”,点进去要先交199元会员费。不交?额度直接归零。
“砍头息”坑
借1000元,到账只有800元,那200元被平台以“服务费”扣走,但还款还是按1000元算。
“循环贷”坑
今天借了500,还了200,系统提示“可再借300”,你以为自己占了便宜,其实利息是按总额500一直滚。
“担保人”坑
对方说“找个同学当担保人就能下款”,结果担保人收到的是“共同借款合同”,逾期两人一起上征信。
第一步:查自己的征信
微信小程序搜“征信中心”,注册后申请简版报告。如果已经有一条“学生贷”记录,接下来半年任何正规平台都会对你关上大门。
第二步:只选“持牌机构”
怎么判断?去银保监会官网搜“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名单”,能搜到的,至少不敢暴力催收。
第三步:借钱当天设置日历提醒
把还款日设为手机闹钟,提前三天把本金+利息转进银行卡。别指望“平台会短信提醒”,他们更希望你忘。
第四步:逾期第一天就打电话
客服电话通常在工作时间才有人接,接通后直接说“我现在还不上,想申请延期”,多数平台会给3-7天缓冲期。别等催收电话来了才解释,那时已经晚了。
“为什么有的平台明明写着18岁以上可申请,我一填学生就被拒?”
因为2021年之后,监管明令“不得向无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发放互联网贷款”。平台为了合规,会在“职业”一栏埋雷:
选“学生”→直接跳出“暂不符合条件”;
选“其他”→继续下一步。
但别侥幸,一旦抽贷,你拿不出工作证明,协商余地几乎为零。
小编亲测:
在APP里找“提前结清”按钮,找不到就转人工客服;
客服会告诉你“提前还款需支付当期利息+剩余本金”,记得录音;
还款后截图保存,第二天再查征信,确认显示“已结清”。
注意:有的平台提前还款还要收“违约金”,合同里用小字写了,提前还反而更贵。
二手平台:把闲置耳机、键盘挂咸鱼,三天回血500块不是梦;
校园勤工:图书馆助理、快递代取,一小时15元,一个月轻松赚800;
技能变现:会剪视频?帮社团做招新片头,报价200元起;会修图?毕业季拍证件照,一张收10元,一天能接20单。
十八岁最值钱的不是信用分,是时间。把时间换成钱,比把信用换成钱划算得多。
小编自己18岁那年,为了买一部二手单反,在某平台借了1200元,分6期,总利息214元。后来相机拍的第一组照片卖了300元,剩下的钱靠暑假打工才还上。回头看,那214元利息如果用来买书,现在可能早就赚回十台相机。
所以,当你搜索“18岁容易下款的网贷”时,不妨再搜一下“18岁怎么赚钱快”。
前者给你三分钟的快感,后者给你三年的选择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