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在抖音刷到过这种广告?“豆豆花,银监会备案认证,隐私加密超安全!”上个月我表姐就被忽悠瘸了——她说自己填完资料,手机“滴”一声就收到2000块,结果第二天就被扣了40块服务费。这事让我彻底想通了:宣传页上的“正规”,就像美颜相机里的脸,看着美好,卸了妆全是坑。
豆豆花官网显示,它属于“上海维信荟智金融科技有限公司”,注册资本1个亿。但具体股东信息、资金流向根本查不到。有业内人士透露,这类平台常用“空壳公司”套壳,实际放款方可能是地下钱庄。
在应用商店的备案信息里,豆豆花标注“金融信息服务类”,但没有展示《金融许可证》编号。我特意查了央行官网,发现根本没这家公司的备案记录。
协议第8条写着:“平台有权单方面调整利率”,但用0.3号字藏在最后一页。有律师朋友看了直摇头:“这条款根本不合法,但普通人谁会看?”
我拿自己做了个实验:用新手机号注册,填写假地址、假工作单位,观察平台如何收集信息。
通讯录自动读取:注册后1分钟,收到20通催收电话(号码归属地显示为虚拟运营商)
位置信息暴露:APP权限里“位置服务”强制开启,定位精度达10米
人脸识别存疑:活体检测时用照片就能通过,根本不像官方说的“3D结构光”
测试项 | 豆豆花 | 银行APP | 正规网贷平台 |
---|---|---|---|
读取通讯录 | ✔️ 强制 | ❌ 可关闭 | ✔️ 可关闭 |
人脸识别 | ❌ 照片可破解 | ✔️ 活体检测 | ✔️ 红外摄像头 |
数据共享条款 | ❌ 默认勾选 | ✔️ 需手动同意 | ✔️ 全部关闭 |
为了买演唱会门票借了3000块,第二天就接到“催债电话”,对方准确报出她室友的名字和宿舍号。小美吓得当晚就搬回老家,现在连外卖都不敢点。
借了2000块后,通讯录里500多个联系人全被轰炸。最离谱的是,有催收员冒充他老板,说“再不还款就开除”。
最让我想不通的是:明摆着坑人的操作,为啥还有人前赴后继去借? 我总结了三个原因:
急需用钱:医院缴费、孩子上学这些急事,谁还管隐私啊
信息不对称:普通人根本看不懂合同里的弯弯绕绕
侥幸心理:总觉得自己能按时还,不会逾期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借款人。有用户吐槽:“平台用大数据筛选客户——专挑征信有点小问题但能还得起的人下手,就像钓鱼的鱼饵。”
说到底,豆豆花这类平台就是利用人性弱点。它们知道普通人遇到急事会慌,会病急乱投医。作为过来人,我有三点忠告:
能不借尽量不借:哪怕利息看着低,综合成本也吃不消
借了就要当利息:别想着占便宜,按时还才能保住征信
宁可找亲戚借钱:利息可能高点,但至少不用担惊受怕
最后送大家句话:天上不会掉馅饼,掉的十有八九是铁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