搞养殖合作社的朋友,估计都遇到过这样的坎儿:猪该买饲料了,钱不够;鸡场要扩建,手里紧;赶上疫情或者行情不好,出栏慢了,资金链眼看就要断。这时候就想着,能不能贷点款周转一下?可又犯嘀咕,像咱这样的养殖合作社,真要去贷款,到底能拿到多少额度呢?别着急,今天咱就好好聊聊这个事儿,希望能帮到正犯愁的你。
一、贷款额度谁说了算?
很多人觉得,贷款额度是银行随口定的,其实不是。银行给多少额度,主要看咱合作社的 “实力”。啥叫实力?简单说,就是你能证明自己能还上钱。
比如说,你养了多少头猪、多少只鸡,这些牲口值多少钱;合作社有没有自己的场地,是租的还是买的;最近半年或者一年卖了多少钱,账本清不清楚。这些东西越实在,银行越敢多贷给你。
我见过一个养牛合作社,有 500 多头牛,场地是自己的,去年纯利润有 80 多万,去银行申请贷款,一下就批了 200 万。另一个刚起步的养鸡场,就 1000 多只鸡,场地还是租的,第一次只贷到 15 万。这差距,其实就是 “实力” 的差距。
不过话说回来,也不是所有银行都只看这些硬指标,有些地方的信用社或者村镇银行,对本地的养殖户更了解,有时候会灵活一些。
二、常见的贷款额度区间有哪些?
咱养殖合作社贷款,额度差别其实挺大的,少的可能就几万,多的能到上千万。咱分几种情况说说。
如果是刚起步没多久,就几间棚,牲口数量也不多,平时流水也少,这种情况去贷款,额度一般不会太高,大多在 5 万到 50 万之间。别觉得少,银行也是怕风险,毕竟刚起步的合作社,不确定性太多。
要是经营了两三年,有稳定的出栏量,和屠宰场或者贩子有长期合作,账本也规范,这种就属于 “中等生”,贷款额度可能在 50 万到 300 万。我隔壁县有个养羊合作社,养了 3000 多只羊,每年能卖 2000 多只,他们去年贷了 150 万,用来盖新的羊圈和买饲料,挺顺利的。
那要是规模大的,比如有自己的屠宰场、加工厂,甚至有品牌,能跟大型企业合作,这种合作社去贷款,额度就可能超过 300 万,甚至到上千万。不过这种情况不多,毕竟能做到这个规模的养殖合作社,本身资金实力也不弱,除非有大项目,一般也不用贷这么多。
三、能让额度变高的几个小办法
想多贷点钱,也不是没办法,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下功夫。
首先,把手续办齐全。营业执照、动物防疫合格证这些,一样都不能少,而且要在有效期内。银行一看这些东西齐全,就觉得你正规,印象分就高。我之前帮一个朋友整理资料,光是补各种手续就花了半个月,后来贷款的时候,银行说就冲这规范劲儿,额度能多给 10 万。
其次,找好抵押物。要是合作社有土地使用权、厂房,或者大型的养殖设备,拿去做抵押,能贷到的钱肯定比纯信用贷款多。有个养鸭合作社,用 60 亩的场地做抵押,原本只能贷 80 万,最后批了 120 万。
再者,多找几家银行问问。不同银行的政策不一样,有的银行专门有扶持农业的贷款产品,额度可能更高,利息还低。别嫌麻烦,多跑两家,说不定就有惊喜。我认识的一个养殖户,一开始在一家大银行只能贷 50 万,后来去了本地的信用社,同样的条件,贷到了 70 万。
四、为啥有时候额度会比预期的低?
有时候咱觉得自己合作社还行,可银行给的额度就是不高,这是咋回事呢?
可能是你的还款能力没说清楚。比如你说自己一年能赚多少钱,但拿不出像样的账本,全是口头说的,银行肯定不信。最好能有销售合同、收款记录这些,实实在在的东西才管用。
也可能是贷款用途不明确。你说要周转,但没说清楚是买饲料还是扩建,银行怕你把钱用到别的地方去,就不敢多贷。所以申请的时候,一定要把用途写具体,比如 “购买 3 个月的猪饲料,预计需要 50 万”,这样银行更放心。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合作社有不良信用记录。比如之前贷过款没按时还,或者负责人自己的信用卡有逾期,这些都会影响额度。所以啊,平时一定要注意维护信用,别因小失大。
五、小编的一点个人看法
其实,养殖合作社贷款的额度,说到底还是跟自身经营状况挂钩。你把合作社打理得井井有条,牲口长得好,销路稳定,银行自然愿意多支持你。
我觉得,与其纠结能贷多少,不如先把眼下的事做好。比如把养殖技术搞扎实,提高成活率;和买家搞好关系,保证销路稳定;平时把账本记清楚,别等到贷款的时候手忙脚乱。这些事做好了,别说贷款额度,就是谈合作、找投资,都会顺利很多。
另外,也可以多关注当地政府的扶持政策,有些地方对养殖合作社有专项贷款,额度和利息都有优惠,虽然具体怎么申请的细节我不太清楚,得自己去打听,但这确实是个机会,别错过了。